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02-25 13:30 教师招聘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多(实行)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和( )。
A.环境教育 B.艺术学习
C.研究性学习 D.网络教育
2.影响教育发展规模、速度以及教育结构变化决定性因素的是( )。
A.政治经济制度 B.社会生产力
C.社会文化 D.人口质量
3.在各种记忆活动中,以词语为中介、以思维成果为内容的记忆是( )。
A.形象记忆 B.运动记忆
C.逻辑记忆 D.情绪记忆
4.借助思维,人可以认识植物与动物、动植物与人类的生态平衡关系,认识温度的升降金属胀缩的关系,认识体温、生物电及血液成分等变化与人体健康状况之间的联系,这些说明思维具有( )。
A.间接性 B.概括性
C.发展性 D.敏捷性
5.数学定理的证明、科学假设的提出,文章中心思想的概括、人的心理特点分析等,这些主要是借助( )活动进行的。
A.抽象思维 B.形象思维
C.动作思维 D.直觉思维
6.人在认识事物或研究问题时,财于新的尚未认识的东西,表现出求知欲、好奇心;对于不能理解或不能解决的问题,表现出惊奇和疑虑;对于正在论证、评价的问题,表现出维护自己观点的热情,所有这些都属于( )。
A.美感 B.想象性的道德感
C.理智感 D.伦理性的道德感
7.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三维目标”是指( )。
A.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B.知识、技能、能力
C.观念、方法、态度
D.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
8.人们通常将“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要求”称为( )。
A.教育目的 B.培养目标
C.课程目标 D.教学目标
9.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途径是( )。
A.教学 B.活动
C.教育 D.实践
10.20世纪以后的教育特点有: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和( )。
A.个性化 B.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C.个别化 D.教育权利的平等化
参考答案
1.C
【解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等。故本题选C。
2.B
【解析】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制约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以及学校的结构。教育事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一方面被一定的阶级利益和要求所制约,统治阶级只有在对他们有利的情况下才会去办教育。另一方面,生产力发展水平对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也有直接的影响和最终的决定作用。故本题选B。
3.C
【解析】逻辑记忆,即以词语为中介,以概念、原理等逻辑思维成果为内容的记忆。这种记忆所保持的不是具体事物的形象,而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定义、公式、定理。这种记忆为人类所特有,是一种较高级、复杂的记忆形式。例如,对各门学科的概念、定理、公式、学科体系的记忆,都是逻辑记忆。故本题选C。
4.A
【解析】思维的间接性,是指思维总是以一定事物为媒介来反映那些不能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思维的间接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思维可通过事物认识事物。其次,思维可通过事物的外部特征认识其内部变化及内在联系。其三,思维可通过语言和词反映有关事实,预测事物发展变化的进程等。正是由于思维的间接性,人们才可能超越时空的限制,认识那些没有感知或不可能直接感知的事物属性,揭露事物的本质、规律,从而了解过去,认识现在,预见未来。故本题选A。
5.A
【解析】科学定理的证明等主要借助抽象思维来进行。故本题选A。
6.C
【解析】理智感是与好奇心,求知欲等相联系的情感体验。故本题选C。
7.A
【解析】三维目标分别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故本题选A。
8.B
【解析】各级各类学校的要求为培养目标,国家的要求为教育目的。故本题选B。
9.A
【解析】教学是学校最主要的教育活动,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现的主要途径。故本题选A。
10.B
【解析】20世纪以后教育的特点是全民性,民主性,多元性,终身性和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故本题选B。
文章来源:教师招聘网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张欣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