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02-26 10:00 教师招聘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随着年龄的增长,多多从一个木讷内向的小女孩变成了一个性格开朗、懂礼貌、知书达理的少女,在个性发展的过程中,多多的心理内化形式不包括( )。
A.道德内化 B.知识内化
C.智力内化 D.技能内化
2.小刚向同桌小华借橡皮,小华说没带,小刚想起自己上次不舍得借给小华钢笔时的心情,于是认定小华撒谎。小刚的心理过程体现了( )。
A.投射效应 B.刻板印象
C.晕轮效应 D.近因效应
3.某课堂上,有学生将注意力指向与课程内容无关的对象,不信任魏老师所教授的内容,随意插嘴,魏老师为了维护课堂纪律而被迫中断教学,该课堂的心理气氛属于( )。
A.防卫型 B.积极型
C.对抗型 D.消极型
4.教师在处理日常课堂行为问题时,应当适度干预,既能处理好,又尽量不影响上课,下列选项的处理不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
A.一边讲课一遍轻轻地敲桌子提醒上课走神的学生
B.表扬上课走神的学生身边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
C.用简短的语言提示上课走神的学生
D.将上课走神的学生赶出教室
5.《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 ),保障儿童生存、发展、受保护和参与的权利,缩小儿童发展的城乡区域差距,提高儿童福利水平,提高儿童整体素质,促进儿童健康、全面发展。
A.儿童自愿原则 B.儿童优先原则
C.儿童发展高效原则 D.最大利益原则
6.蒋老师带领某班的学生在实验室进行氧气制取实验,期间一学生使用的酒精灯很久未检查,发生泄漏、炸裂,造成该学生右眼被灼伤,据此可判断应由( )对该学生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
A.蒋老师 B.该班的其他学生
C.所在学校 D.酒精灯制造商
7.教师甲发现,某一儿童长期在本辖区内的多个学校行乞,且通过公安机关也无法查明其父母和监护人,则该儿童最适宜交由( )收容教育。
A.居委会 B.工读学校
C.儿童福利机构 D.社会救助团体
8.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实施意见》。该意见提出了要构建完善的国家安全教育内容体系,教育部牵头制定《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国家安全教育的目标,其中,小学生应重点做到( )。
A.了解国家基本常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B.掌握国家安全基础知识,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C.接受国家安全系统化学习训练
D.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
9.对具有突出贡献的教师进行评选与奖励是激发教师工作动机,提升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举措,以下不属于评选条件的是( )。
A.工作时间五年以上 B.教学质量突出
C.科学研究成果突出 D.在学校管理建设方面成绩突出
10.13岁的学生罗某因与舍友发生口角,纠集他人多次辱骂殴打该舍友。对此,应( )。
A.依法追究罗某刑事责任 B.开除罗某学籍
C.责令其他学校不得接收罗某入学 D.让罗某的父母严加管教
参考答案
1.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性格开朗、懂礼貌,是道德内化。知书达理是知识和智力内化,不包括技能内化。故本题选D。
2.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社会知觉。社会人际关系中的投射效应,如“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指与人交往时把自己具有的某些不讨人喜欢、不为人接受的观念、性格、态度或欲望转移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是如此,以掩盖自己不受人欢迎的特征。小刚的心理过程体现了投射效应。故本题选A。
3.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堂气氛。对抗的课堂气氛是失控的气氛,学生过度兴奋。如题干所述的“随意插嘴”“被迫中断教学”。积极的课堂气氛是恬静与活跃的。消极的课堂气氛通常以紧张拘谨、心不在焉、反应迟钝为基本特征。故本题选C。
4.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理。课堂问题行为的矫正:预防;非言语暗示;表扬;言语提醒;有意忽视;转移注意;暂时隔离,因此,ABC做法合理。将上课走神的学生赶出教室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这种处理不符合要求。故本题选D。
5.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相关法律法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儿童优先原则,保障儿童生存、发展、受保护和参与的权利,缩小儿童发展的城乡区域差距,提高儿童福利水平,提高儿童整体素质,促进儿童健康、全面发展。故本题选B。
6.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相关法律法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九条规定:“因下列情形之一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二)学校的安全保卫、消防、设施设备管理等安全管理制度有明显疏漏,或者管理混乱,存在重大安全隐患,而未及时采取措施的。”之所以发生炸裂事件,是因为酒精灯很久未检查,学校有关部门疏于管理,这是学校的责任。故本题选C。
7.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对孤儿、无法查明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以及其他生活无着的未成年人,由民政部门设立的儿童福利机构收留抚养。故本题选C。
8.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时事政治。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实施意见》。该意见提出了要构建完善的国家安全教育内容体系,教育部牵头制定《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国家安全教育的目标,其中,小学生应重点做到了解国家基本常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故本题选A。
9.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评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三条:教师在教育教学、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教学改革、学校建设、社会服务、勤工俭学等方面成绩优异的,由所在学校予以表彰、奖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有突出贡献的教师,应当予以表彰、奖励。对有重大贡献的教师,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授予荣誉称号。第三十四条:国家支持和鼓励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向依法成立的奖励教师的基金组织捐助资金,对教师进行奖励。教师进行评选条件与工作时间无关。故本题选A。
10.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四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14岁以下的儿童如果和别人发生纠纷,应让其父母严加管教。”13岁的罗某打架不构成刑事案件,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应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不得开除学籍。故本题选D。
文章来源于教师招聘网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大白
下一篇: 以下对信息技术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