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02-27 16:18 教师招聘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地方人民政府对违反《教师法》规定,拖欠教师工资或者侵犯教师其他合法权益的应当( )。
A.责令其立即改正 B.责令其限期改正
C.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D.给予直接责任人员行政处分
2.“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反映对人发展的影响因素是( )。
A.教育 B.环境
C.遗传 D.主观努力
3.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相长”的著作是( )。
A.《大学》 B.《中庸》
C.《学记》 D.《春秋》
4.智力可以分解为多种因素,下列属于智力核心因素的是( )。
A.观察力 B.想象力
C.思维力 D.判断力
5.当一个人的外表具有魅力时,他的一些与外表无关的特征也常常被肯定,这种现象被称为( )。
A.宽大效应 B.晕轮效应
C.中心品质 D.刻板印象
6.非洲的某个教师在向学生讲“雪花”这一事物时,采用观看录像带并向空中抛洒大量碎纸片以引导学生体会下雪场景的方式,这种直观的手段是( )。
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
C.虚拟直观 D.语言直观
7.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A.个别教学 B.课外教学
C.现场教学 D.课堂教学
8.在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中,主导性的因素是( )。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教育内容 D.教育措施
9.有两个学生,他们各自对自己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的成绩预期是:甲生80分,乙生100分。结果,两人都考了85分。甲乙二生的心理挫折,最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A.甲生的挫折心理大于乙生 B.甲生的挫折心理小于乙生
C.两生一样大 D.无法判定
10.在教育教学中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办法,这是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互补性 D.差异性
参考答案
1.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规定:“地方人民政府对违反本法规定,拖欠教师工资或者侵犯教师其他合法权益的,应当责令其限期改正。”故本题选B。
2.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有:遗传、环境、教育、主观能动性。题干的意思是“蓬草长在麻地里,不用扶持也能直立生长;白沙混进了土里,就变得和土一样黑”,强调了环境对人的影响。故本题选B。
3.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记》。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相长”的著作是《学记》。故本题选C。
4.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智力内涵。智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成分,并以抽象思维能力为核心。故本题选C。
5.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社会知觉。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对他的其他特征作相似判断,这就是晕轮效应,也称光环效应。社会心理学家发现,外表的吸引力有明显的晕轮效应。A选项一般说来,个体对他人往往是积极的肯定估计高于消极的否定估计,这种心理倾向叫宽大效应。比如,在为各类文娱会演、演讲赛中评奖时,评委常受到宽大效应的干扰:前面演出的节目,由于给了高分,以至于不得不提高后面所有节目的评分。C选项中心品质是指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人们重视的那些意义重大的特性。故本题选B。
6.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直观的类型。直观的类型包括: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言语直观。其中模象直观,即通过对事物的模象的直接感知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题干中向空中抛洒大量碎纸片来代替雪花。这种直观的手段是模象直观。故本题选B。
7.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班级授课制。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课堂教学。故本题选D。
8.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在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有:教育受教育者、教育影响。其中主导性的因素是教育者。故本题选A。
9.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挫折心理。乙对自己的期望太高,因此甲生的挫折心理小于乙生。故本题选B。
10.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阶段性是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教育工作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年龄特征,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具体任务,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教师不能不顾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把儿童的教育“成人化”,教师不要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方式对待学生。故本题选B。
文章来源:教师招聘网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张欣
下一篇: 以下对信息技术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