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03-21 14:18 教师招聘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参考答案
1.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原则的概念。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过程规律而制定的对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和要求。题干为教学原则的概念,故本题选A。
2.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基础教育的核心。素质教育的问题,是基础教育的核心问题。ABC项都属于基础教育的内容,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D选项囊括ABC项。故本题选D。
3.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身心发展规律的阶段性。阶段性是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结合题干中提到两个关键词:小学、中学。这是选择阶段性的标志性关键词。不同学段表现出的不同发展特点即是人的发展的阶段性的体现。故本题选D。
4.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外活动的特点。课外活动是学生自己自愿选择、自愿参加的活动。它能比较充分地照顾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有利于发展学生爱好、特长,因为符合学生的特点,学生具有参加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各种课外活动,诱发学生的动机,给予指导,但参加与否,不具有强制性。没有自愿性,也就不能体现其优越性。故本题选A。
5.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时计划的组成。课时计划,俗称“教案”。一个完整的课时计划应包括:班级、学科名称、授课时间、课题、教学目的、课的类型、主要教学方法、教具、教学进程等。其中教学进程是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的预期设想,以文字或图表的形式体现在教案中,也是整个教案最为核心的部分。故本题选C。
6.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包括:(1)激发学习动机(引起心理准备);(2)领会知识(讲授新教材);(3)巩固知识;(4)运用知识;(5)检查知识。其中领会知识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领会知识包括使学生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因此,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环节是讲授新教材。故本题选B。
7.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经典条件反射。所谓经典条件反射。就是一种刺激替代过程,即由一个新的、中性的刺激替代了原先自然引发反应的无条件刺激,A、B、C三项均属于经典条件反射,D选项,叶公好龙比喻爱好某事物,其实并不是真的爱好,甚至是惧怕、反感。属于无关选项。故本题选D。
8.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习迁移的概念理解。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迁移是学习的一种普遍现象,广泛存在于各种知识、技能、行为规范与态度的学习中。平时所说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闻一知十”等都是典型的迁移形式。ABD项皆不属于迁移,故本题选C。
9.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记忆的分类。短时记忆的信息可以持续二三十秒钟,由于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一般只能储存七个左右的信息组块,新信息的进入就会挤走原有的信息,因此,要想使某种信息得到保持就需要采用复述策略,也就是将当前的信息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赋予它一定的意义,才能进入长时记忆。故本题选C。
10.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遗忘理论。干扰说是指新记忆对旧记忆的提取和恢复造成的障碍。在排除了这些干扰之后,记忆往往就能够提取和恢复。从这一方面来说,干扰是造成遗忘的主要原因。用干扰理论可以解释倒摄抑制现象。故本题选B。
文章来源:教师招聘网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张欣
下一篇: 以下对信息技术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