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03-23 13:50 教师招聘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1.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评价的发展性原则。教学评价的发展性原则是指教学评价应着眼于学生的学习进步、动态发展,着眼于教师的教学改进和能力提高,以调动师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教学评价应是鼓励师生、促进教学的手段,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故本题选D。
2.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德育方法的说服教育法。说服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这是德育方法中运用最广泛也是最基本的一种方法。故本题选A。
3.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德育原则的知行统一原则。知行统一原则是指德育要引导学生把课堂道德理论学习与课外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把提高道德认识与养成行为习惯结合起来,做到心口如一、言行一致。该原则的实质是要求德育不应单纯寄希望于课堂道德理论教育,而是必须要结合学生的生活来进行。力行而近乎仁是德育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原则(知行统一的原则)。知道做人的道理,然后努力去践行,就能够接近仁义的境界。德育既要有理论教育,也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故本题选C。
4.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案设计。教学过程是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而制定的具体的教学步骤和措施。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的核心和主体,编写时要根据教学目标及教材的具体情况,做到内容充实、重点突出、详略得当。故本题选C。
5.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在班主任工作的具体内容中,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是组织建立良好的班集体。故本题选B。
6.D
【解析】本题考查的关注学生阶段的特点。处于关注学生阶段的老师,一般经验已经比较丰富,而且在职称上也可能是高级甚至是特级教师了,所以他们没有渴望再往上升迁,自然教学成绩的压力也减了不少。他们也许会发现,教育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本人,而不仅仅是成绩,一个学生未来能走多远,能力是一个方面,而更多的是他们的道德素质。慢慢地,他们把工作重心从关注学生学科知识转向关注学生本人的内心世界,关注他们的个别差异性,并对他们进行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故本题选D。
7.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外活动的含义。课外、校外教育是指在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以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施行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A正确。课外校外活动是对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都是正规教育且方向一致,具有自愿性、灵活性、广泛性等特点。所以课外活动不能替代课堂教学。故本题选A。
8.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感觉记忆的特点(瞬时记忆)。感觉记忆也叫瞬时记忆,其特点是:具有鲜明的形象性;记忆容量较大,作用于感觉器官的所有信息均可进入瞬时记忆;信息保持时间极短,视觉信息不超过1秒钟,听觉信息可以达到2-4秒,超过这个时间就会消失,但如果受到注意,就会转入短时记忆。因此,感觉记忆阶段的有效学习方法是引起学生注意。故本题选B。
9.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原型启发含义的理解。原型启发是指在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题干中看到鸟飞翔发明了飞行器,这属于原型启发。故本题选A。
10.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维果茨基的高级心理机能。维果茨基认为,发展是指心理的发展。所谓心理的发展就是指,一个人的心理(从出生到成年),是在环境与教育影响下,在低级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的心理机能的转化过程。所谓低级心理机能是生物进化的结果,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包括知觉、不随意注意、形象记忆、情绪、冲动性意志、直观的动作思维等。所谓高级心理机能是以“语言”为中介,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结果,是人类所特有的。个体只有在掌握了人类经验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各种高级心理机能。高级心理机能包括观察、随意注意、抽象思维、高级情感、意志等。故本题选D。
文章来源:教师招聘网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张欣
下一篇: 以下对信息技术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