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03-24 15:01 教师招聘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1.C
【解析】科学研究中的问卷调查,关键的问题是样本要具有代表性。故本题选C。
2.C
【解析】系统抽样法也叫等距抽样法,抽样间距等于总体规模除以样本规模。从900人中抽取300人,900/300=3,每隔3个人抽取一个人。故本题选C。
3.A
【解析】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科学研究最小样本一般不低于30人。故本题选A。
4.A
【解析】实物分析法(作品分析法)是指通过收集相关的实物资料进行分析与研究的一种研究方法。教师通过学生的作文、作业、日记、试卷或其他活动产品,来了解学生不同的心理特点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是作品分析法。故本题选A。
5.D
【解析】校本研究包括集体教研、个人反思、专家研究,从个人反思先开始。故本题选D。
6.B
【解析】社会生产力,即经济的发展制约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以及学校的结构。教育事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一方面为一定的阶级利益和要求所制约,统治阶级只有在对他们有利的情况下才会去办教育。另一方面,生产力发展水平对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也有直接的影响和最终的决定作用。故本题选B。
7.D
【解析】教师的课堂用语、语法要规范,避免方言、土语,要按照普通话来表述,指导学生使用正确的词语和语法。A、B、C选项均违背了教师课堂用语的规范性。故本题选D。
8.D
【解析】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关注生存阶段,关注情境阶段,关注学生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不同的发展特征。关注生存阶段,处于这一阶段一般是新教师,他们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担心的问题是“学生喜欢我吗?”“同事们如何看我?”“领导是否觉得我干得不错?”等。关注情境阶段,把关注的焦点投向如何教好每一堂课的内容、以及班级大小、时间压力和备课教材是否充分等与教学情境有关的问题。关注学生阶段,教师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需要,根据学生的差异采取适当的教学,促进学生发展。题干中,张老师开展教育工作强调以学生为本,属于关注学生阶段的特征。故本题选D。
9.A
【解析】申继亮、辛涛将教师的知识结构分为本体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条件性知识、文化性知识。A选项,实践性知识是教师积累的教学经验,是指教师在实现教学目的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景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B选项,本体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如语文知识、数学知识等,这是人们所普遍熟知的一种教师知识。C选项,条件性知识,也就是具体的教育科学知识,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被称为教师成功地进行教育教学的条件性知识。条件性知识是广大教师顺利进行教学的重要保障。D选项,学科性知识即本体性知识。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属于实践性知识。故本题选A。
10.C
【解析】教师威信是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教师专业素养是教师建立威信的主要影响因素。故本题选C。
文章来源:教师招聘网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张欣
下一篇: 以下对信息技术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