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03-28 09:51 教师招聘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某校化学老师在进行“盐类的水解”一节的支架式教学时,先创设情境,后引导学生结合已经学过的知识,自主探索存在的问题,从而促使学生沿着概念框架攀升,最终实现对盐类水解概念的意义建构。这种教学方式依据的是( )。
A.学习关键期理论 B.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C.条件反射理论 D.最近发展区理论
2.( )是选择教学媒体的重要依据之一,即选择教学媒体时要考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及采用的教学方法等。
A.教学任务 B.媒体的适用性
C.教学对象的特征 D.媒体的交互可控性
3.张老师相信“所有学生都能学好”,在该思想的指导下,张老师采取班级教学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式,以班级教学为基础,辅之以经常和及时的反馈和矫正,提供学生所需要的个别化帮助,从而使班上绝大多数的学生达到学业规定要求。张老师所采用的教学模式是( )。
A.程序教学模式 B.发现教学模式
C.掌握学习教学模式 D.暗示教学模式
4.张老师用一套试卷对程度相当的两个平行班进行测试,学生的成绩基本一致,这说明这张试卷具有较好的( )。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5.学生小明在复习历史时,习惯用列提纲和画历史事件发展轴线的方式帮助自己更好地记忆历史事实。这一方式属于学习策略中的( )。
A.复述策路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策路 D.计划策略
6.小学《品德与生活》的教学目标,应随着儿童生活及活动过程的变化和需要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应从教科书扩展到儿童生活的各个方面,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会、以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这段话说明该课程具有( )。
A.生活性 B.综合性
C.开放性 D.活动性
7.“当你识记某一材料读六遍刚好能够记住时,再多读三遍的话,记忆效果最好。”这说明( )。
A.过度学习的程度达50%时效果最好
B.长时记忆的容量是有限的
C.多阅读就一定能提高记忆能力
D.复习次数越多,背诵能力越强
8.马老师是一名科学老师,有一次上科学课,她拿出一只蜡烛、一枚图钉、一盒火柴,要求学生们利用这三个条件,把蜡烛点燃,固定在教室直立的墙壁上。学生们思考很久,都觉得这根本做不到,于是马老师用火柴把蜡烛点燃,然后用图钉把空火柴盒固定在墙上,再用蜡油把蜡烛粘在火柴盒上,至此学生们恍然大悟。以上例子体现了( )对人的思维的影响。
A.负迁移 B.功能固着
C.原型启发 D.正迁移
9.小红在老师的指导下,先学习了“油”的概念,再学习了“汽油、柴油、菜籽油、玉米油、花生油”。这属于( )。
A.上位学习 B.并列结合学习
C.符号学习 D.下位学习
10.《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施方案》规定: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具体内容由地方和学校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要求自主研发或选用。该课程属于( )。
A.国家规定的必修课 B.国家规定的选修课
C.地方规定的必修课 D.学校规定的选修课
【参考答案】
责任编辑:张欣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