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03-28 09:53 教师招聘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1.C
【解析】精加工策略是指把新信息与头脑中的旧信息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包括记忆术、做笔记、生成性学习等。故本题选C。
2.B
【解析】移情就是把情感迁移到相关的人或事物上。故本题选B。
3.B
【解析】美国著名课程专家古德莱德将课程分五个层次:(1)理想的课程,即由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和课程专家提出的应该开设的课程;(2)正式的课程,即由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我们平时在课程表中看到的课程即属此类;(3)领悟的课程,即任课教师所领悟的课程,这种领悟的课程可能与正式课程之间会产生一定的距离,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4)运作的课程,即在课堂上实际实施的课程,在实施中,教师常常会根据学生的反应随时进行调整;(5)经验的课程,是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实实在在体验到的东西,也即课程经验。故本题选B。
4.C
【解析】《学记》提出“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教师要注重启发诱导,发挥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思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勉强和牵制学生,也不提供现成答案。故本题选C。
5.A
【解析】新课程倡导三维课程目标,即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中,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基本要素:(1)理解和掌握适应社会进步和个性发展所必须具备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初步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以及知识的应用范围和应用价值。(3)注重综合化的学习,认识到各门学科之间、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是相互关联的,理解事物之间的复杂关系,逐步扩大知识范围。“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属于学科基础知识。故本题选A。
6.B
【解析】课程内容组织方式包括直线式和螺旋式。直线式指把课程内容组织成一条在逻辑上前后联系的“直线”,前后内容基本不重复,即课程内容直线前进,前面安排过的内容在后面不再呈现,强调知识本身内在逻辑的直线性;螺旋式指在不同阶段、单元或不同课程门类中,使课程内容重复出现,逐渐扩大知识面,加深知识难度,即同一课程内容前后重复出现,前面呈现的内容是后面学习内容的基础,后面学习内容是对前面学过内容的不断扩展与加深,层层递进。故本题选B。
7.C
【解析】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各门学科的教学提出的统一要求和具体规格,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故本题选C。
8.C
【解析】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参考书以获取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包括指导学生预习、复习、阅读参考书、自学教材等。题干中表达属于读书指导法。故本题选C。
9.A
【解析】延迟评价是指在平时学习过程中,对尚未达到目标要求的学生,可暂时不给明确的评价结果,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当取得较好的成绩时再给予评价,以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题干中,老师为了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做错题目暂缓处理,等做对的时候再给与评价,属于延迟评价。故本题选A。
10.C
【解析】新课程结构改革的具体要求之一:整体设置九年一贯义务教育课程。其中,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和综合课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掌握基础的同时要求个性发展,开设选修课。故本题选C。
文章来源:教师招聘网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张欣
下一篇: 以下对信息技术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