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hteacher.net 2020-04-08 10:28 中国教师资格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资料
一、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1、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
是教育的本质属性。它要解决的特殊矛盾是受教育者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矛盾,这也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2、教育的属性
(1)本质属性:有目的地培养人。
(2)社会属性:①永恒性 ②历史性 ③相对独立性(真题)(表现在:具有继承性、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3、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4、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相互关系
(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影响着教育目的的确立;
<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课程设置与教育内容的选择;
<3>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4>生产力的发展制约学校结构;
<5>生产力的发展制约教学方法、手段、组织形式。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的经济功能):
<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5、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遗传、环境、个体主观能动性、学校教育。
6、 *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2)学校教育是通过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7、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的原因: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8、教育制度概念
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衔接关系。
9、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工作方针
(1)优先发展;(2)育人为本;(3)改革创新;(4)促进公平;(5)提高质量。
责任编辑:郭爽
上一篇: 2020上半年教师资格笔试内容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