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04-08 13:27 教师招聘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1.B
【解析】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人的心理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是由具体的个体在头脑中进行的。由于人的知识经验、需要、愿望以及个性特征的不同,因而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也不同。题干中对于《红楼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就体现了人心理的主观性。故本题选B。
2.D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十四条规定,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故本题选D。
3.B
【解析】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直接感知事物、模型或通过教师用形象语言描绘教学对象,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题干“可能地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图像放在学生面前”,体现的是直观性原则。故本题选B。
4.C
【解析】受教育权是学生最主要的权利,也是一项基本人权,受教育权是中国公民所享有的并由国家保障实现的接受教育的权利,是宪法赋予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公民享受其他文化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初中为追求升学率,将年级成绩最差的三名学生除名,这种做法严重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故本题选C。
5.A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故本题选A。
6.B
【解析】隐私权是指公民生活中不愿为他人公开或知悉的个人秘密的不可侵犯的人身权利。隐私包括个人私生活、个人日记、照片、储蓄及财产状况、生活习惯及通讯秘密等。题干所述是侵犯学生隐私权的表现。故本题选B。
7.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七条规定:“教师享有下列权利:(1)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2)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3)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4)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5)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6)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B选项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属于教师的义务,不是教师的权利。故本题选B。
8.D
【解析】发散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朝着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求得多种答案。题干所述是发散思维的典型体现。故本题选D。
9.A
【解析】道德感是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人的思想、意图和言行时所产生的主观体验。题干所述表达出来的爱国主义情感是道德感的典型体现。故本题选A。
10.C
【解析】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叫作第一信号系统,是人和动物共有的;用语词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叫作第二信号系统,是人类特有的,是人类和动物的条件反射活动的根本区别。题干所述狗的行为并不是狗能听懂词语的意思,而是第一信号的条件反射。故本题选C。
文章来源:教师招聘网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张欣
下一篇: 以下对信息技术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