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04-10 09:25 教师招聘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参考答案】
1.D
【解析】师生关系内容:师生关系方面,新课改下强调教师尊重和赞赏。在对待教学上强调引导启发;在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关系上强调合作。故本题选D。
2.C
【解析】题干中小王的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没有问题,只是有忍不住去犯错的倾向,这属于道德意志出现了问题,老师应该在道德意志上下功夫。故本题选C。
3.D
【解析】外在道德要求通过心理内部矛盾起作用,通过内部心理矛盾的运动,个体的品德得以形成与发展。学生的内部心理矛盾是促进品德发展的基本动力。故本题选D。
4.B
【解析】“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瘘。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白不能已”的意思是大体上儿童的性情,都喜欢游戏而不喜欢拘束检点,如同草木刚开始萌芽,舒朗畅适就枝条发达,毁坏阻挠就衰败萎缩。现在教育儿童,一定要使他们向精神振作的方向发展,如此内心喜悦,他的进步自然不能停止。这体现了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儿童的原则。故本题选B。
5.A
【解析】“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的意思是仁德的言辞不如仁德的声望深入人心。所以在这里用到的是人格感化。故本题选A。
6.B
【解析】体谅模式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体谅模式是围绕人际——社会情境的道德教育,该模式提倡采用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个体关爱他人、体谅他人的社会情感,“学会关心”。故本题选B。
7.C
【解析】长善救失原则是说要注重发扬学生的积极因素克服学生身上的消极因素,题干中老师正是如此引导促进学生的进步。故本题选C。
8.C
【解析】情感陶冶主要是运用以境染情、以境触情、以境陶情的原理对受教育者进行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受教育者在认识上和情感上逐渐完善。情感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故本题选C。
9.A
【解析】情感陶冶主要是运用以境染情、以境触情、以境陶情的原理对受教育者进行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受教育者在认识上和情感上逐渐完善。情感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某校园的把学生的艺术作品挂在走廊的墙壁上,制作的手工作品放置在展览区,嘉奖优秀学生的信息张粘在显眼的位置,体现了德育的环境陶冶法。故本题选A。
10.D
【解析】锻炼法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良好品德的方法。锻炼包括:练习、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等。故本题选D。
文章来源于教师招聘网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郭爽
下一篇: 以下对信息技术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