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04-10 09:29 教师招聘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参考答案】
1.D
【解析】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是指在德育工作中要主动协调多方面的教育力量,统一认识和步调,有计划、有系统的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品德。题干中,陈老师多方面的了解刘明转变的原因并与家长沟通,一起努力正体现了这一原则。故本题选D。
2.C
【解析】道德意志,是为实现道德行为所作的自觉努力,是人们通过理智权衡,解决思想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盾与支配行为的力量。题干中胖虎都说自己确实不想吸烟,但就是忍不住,因此需要培养意志。故本题选C。
3.A
【解析】实际锻炼法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故本题选A。
4.D
【解析】职业道德修养包括:加强学习;勤于实践磨练,增强情感体验;树立榜样、虚心向他人学习;确立可行目标,坚持不懈努力;学会反思。其中最高层次是慎独,慎独是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也能自觉遵守道德规则,不做任何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不道德的事情。故本题选D。
5.B
【解析】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陶冶法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故本题选B。
6.B
【解析】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题干中视其所以,是考察行为的动机;观其所由,是考察行为的途径;察其所安是指观察其平时的所作所为,这三步是一步步的对人进行全面和完整的考察。以此作为对其施教的前提条件。故本题选B。
7.D
【解析】“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失去了手段的目的。”前半句话说明的是德育的途径,后半句话说明的是德育功能的作用。故本题选D。
8.A
【解析】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陶冶法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故本题选A。
9.B
【解析】德育过程是对受教育者实施教育的过程,品德形成过程是个体努力去践行道德信念,提高自身的过程,二者的关系是教育与发展的关系。故本题选B。
10.C
【解析】道德情感是产生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是实现知行转化的催化剂。故本题选C。
文章来源于教师招聘网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郭爽
下一篇: 以下对信息技术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