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04-12 09:40 教师招聘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参考答案】
1.D
【解析】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按观察者是否直接参与被观察者所从事的活动可以分为参与性观察和非参与性观察。非参与性观察法是指研究者以“旁观者”的身份,或采取公开的或秘密的方式进行的观察。题干中观察者是透过单向玻璃进行的观察,并没有参与到被观察者的活动中去,因此属于非参与性观察。故D项正确。A项:显性观察是通过感官对外在的、能直接观察感知的现象的把握。不能突出题干中的“隐蔽的”观察,排除。B项:参与性观察法是指研究者直接参与到所观察对象的群体和活动当中去,不暴露研究者的真实身份,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进行隐蔽的研究观察。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隐性观察,即间接的思维观察,与题干中借助单向玻璃观察不符,排除。故本题选D。
2.C
【解析】教育心理学在中国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清朝末年随着师范教育的兴起而出现的。1908年,由房东岳翻译日本的小原又一所著的《教育实用心理学》,是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1924年,廖世成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此后,又陆续出现了几本翻译和国人自己编写的教育心理学著作。故本题选C。
3.B
【解析】实验法是指根据研究目的,改变或控制某些条件,以引起被试某种心理活动的变化,从而揭示特定条件与这种心理活动之间关系的方法。题干中表述即为实验法。故本题选B。
4.D
【解析】产品分析法又称活动产品分析或作品分析法,指通过分析学生的活动产品,以了解学生的能力、倾向、技能、熟练程度、情感状态和知识范围。故本题选D。
5.B
【解析】课程内容是指由符合课程目标要求的一系列比较规范的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组成的用以构成学校课程的文化知识体系。中小学课程主要由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三部分组成。故本题选B。
6.B
【解析】学习心理是教育心理学家们进行最早最多的一项研究内容,也是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核心。故本题选B。
7.C
【解析】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一书,对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他因此被誉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故本题选C。
8.C
【解析】“排座位”这一行为是教师在准确了解学生不同性格后作出的不同安排,目的是为了干预学生的性格发展,使性格内向学生在性格外向学生的带动下更好的发展。故本题选C。
9.C
【解析】在师生互动中教师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基本方法是观察法。故本题选C。
10.C
【解析】我们在使用问卷调查时,首先要进行抽样。抽样是从总体所包含的全部个体中随机抽出一部分个体作为调查的对象。故本题选C。
文章来源于教师招聘网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郭爽
下一篇: 以下对信息技术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