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04-13 09:02 教师招聘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参考答案】
1.D
【解析】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观点认为,学习过程是有机体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系从而获得新经验的过程。由于行为主义强调刺激——反应的联结,因此又称为联结派学习理论。故本题选D。
2.C
【解析】学习是个体在特定的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改变。饿虎扑食指像饥饿的老虎扑向食物一样。比喻动作猛烈而迅速。属于先天的本能行为,不属于学习。C项表述错误,为正确选项。A、B、D三项:见贤思齐,意思是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要向他(她)看齐。望梅止渴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由此,选项中的理解都是正确的。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本题选C。
3.B
【解析】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即所谓无意识的本能行为,如初生婴儿就会吃奶,就有唾液分泌,这是食物反射。条件反射又称信号反射,是后天经过学习才能得到的反射,即所谓有意识学习得来的知识、技能、经验等,如婴儿见到常用的奶瓶就欢喜,并伴随唾液分泌。题干描述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响,马上起跑,该行为是通过学习得来的。因此该行为现象是条件反射。故本题选B。
4.B
【解析】无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反应为属于先天;条件刺激与条件反应属于后天;中性刺激是一开始没有反应,在多次联结后变为条件刺激的刺激。故本题选B。
5.C
【解析】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建立起非人为(内在的)的和实质性(非字面)的联系。C项观摩名师教学就是讲解教学的体现,属于有意义的接受学习。C项正确。A项:属于机械的发现学习。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属于机械的接受学习。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属于有意义的发现学习。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本题选C。
6.C
【解析】惩罚有两种形式:呈现性惩罚和移除性(取消性)惩罚。呈现性惩罚是指在行为之后出现的刺激会抑制或减少该行为的发生,也就是通常意义上所说的惩罚。而移除性(取消性)惩罚是指在行为之后移去某一刺激,以抑制或减少不当行为的发生。老师让他写“我上课讲话,真丑”,是为了减少他上课的讲话行为,属于惩罚。故本题选C。
7.C
【解析】奥苏贝尔认为有意义学习的过程就是原有观念对新观念加以同化的过程。故本题选C。
8.A
【解析】加涅根据学习情境由简单到复杂、学习水平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把学习分成八类,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学习层次结构。这八类学习依次是: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结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或原理学习;解决问题学习。故本题选A。
9.A
【解析】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强调强化与消退以及及时强化等原则。网络游戏中打完一个怪就会有奖励,不定时有宝箱,运用的是强化。A项正确。B项:巴甫洛夫应用狗的条件反射实验提出了经典性条件反射。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榜样学习是指学生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而习得自己的行为的一种社会学习方式,是使榜样的优良品质转化为学生自身品质的过程。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托尔曼提出了认知符号学习。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本题选A。
10.B
【解析】此题重点区分经典性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经典性条件反射是刺激物在前,反应在后,而操作性条件反射是行为在前,刺激物在后。小学生做出认真听课的行为在前,老师的表扬在后,因此属于操作性条件反射。故本题选B。
文章来源于教师招聘网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郭爽
下一篇: 以下对信息技术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