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04-16 09:25 教师招聘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参考答案】
1.B
【解析】对理论性强,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儿童不易立即掌握的内容,比较适合的课程内容组织逻辑是螺旋式;对于理论弱的高年级学生适用直线式。故本题选B。
2.C
【解析】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个人容易被突发的、新奇的刺激引发无意注意,题干描述的是无意注意。故本题选C。
3.B
【解析】所谓外在学习,是指单纯依赖强化和条件作用的学习,其着眼点在于灌输而不在于理解,属于一种被动的、机械的、传统教育的模式。这个概念由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在批判传统学习模式的基础上提出并界定。马斯洛反对外在学习,提倡内在学习。故本题选B。
4.C
【解析】美国心理学家韦纳(一译为维纳)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又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其中,试题难度是外部、不可控和稳定的归因。故本题选C。
5.D
【解析】完形训练就是在直接讲解策略之后,提供不同程度的完整性材料促使学生练习策略的某一个成分或步骤。故本题选D。
6.A
【解析】新教师都会面临一个角色适应问题。为了让新教师尽快进入角色,新教师的任职学校应当采取及时有效的支持性措施。入职指导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降压阀”和“转换钮”。故本题选A。
7.B
【解析】环境决定论认为儿童是由环境塑造的消极个体,人的一切能力差异均由环境造成,先天素质在人的能力发展上不起任何作用的理论观点,代表人物:洛克、华生、荀子、墨子。题干中,华生的名言强调人的一切能力差异均由环境造成。故本题选B。
8.B
【解析】学生依法享有人身权、受教育权和生存权。学生的受教育权包括受完法定教育年限权、学习权和公正评价权。具体包括两个基本要素:一是公民均有上学接受教育的权利;二是国家提供教育设施,培养教师,为公民受教育创造必要机会和物质条件。题干中教师不让学生上课和参加考试,侵犯了学生接受教育的权利。故本题选B。
9.B
【解析】教师劳动的创造性具体来讲,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因材施教;教学方法上的不断更新;教师需要“教育机智”。题干中老师面对学生的突发情况,灵活处理,充分体现了自身随机应变的能力,属于教育机智的内涵。故本题选B。
10.C
【解析】班主任工作的首要环节是了解和研究学生。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方法主要有:(1)分析材料法;(2)调查法;(3)观察法;(4)谈话法。在以上方法中,观察法是基本方法;谈话法是一种积极、主动了解学生的方法;调査法是深入了解和研究学生的一种方法;分析书面材料法既可以看到学生的过去表现,又可以了解学生的当前情况。故本题选C。
文章来源于教师招聘网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郭爽
下一篇: 以下对信息技术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