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05-06 16:08 教师招聘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1.在学习《济南的冬天》这篇文章时,小明看书时可以“一目十行”,而小华则“一目一行”。这反映了他们在哪种注意品质上存在差异?( )
A.注意的广度 B.注意的分配
C.注意的稳定 D.注意的转移
2.在语文课上,张老师在教学生“明”这个字时,她告诉学生“太阳和月亮放在一起多明亮啊!”张老师的这一做法符合记忆术中的( )。
A.形象联想法 B.首音联想法
C.关键词法 D.语义联想法
3.王老师在给同学们总结鸽子、老鹰、鸡、鸭共同的本质的特征时,在黑板上写到“有羽毛”“是动物”,舍弃掉了那些“会不会飞”“颜色”“大小”等本质特征,这实际上是( )的过程。
A.抽象 B.概括
C.分类 D.综合
4.五年级的亮亮觉得一定要好好学习,他认为:“因为我学好了,爸妈就高兴了,我为爸妈一定要学好。”亮亮的学习动机属于( )。
A.外部动机 B.内部动机
C.责任动机 D.直接动机
5.美国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认为,人格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要经过八个顺序不变的阶段。三一班学生张亮今年十岁了,他所处的阶段是( )。
A.自主感对羞耻感 B.勤奋感对自卑感
C.主动感对内疚感 D.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6.李老师要求学生“不写完作业就不能出去玩”,用禁止“出去玩”来减少学生“不写作业行为”的发生,根据斯金纳的强化理论,这属于( )。
A.呈现性惩罚 B.发展性惩罚
C.移除性惩罚 D.任意性惩罚
7.一个学生不敢同老师说话,他一旦敢于主动向老师请教,老师就给子表扬,并耐心解答问题,这个学生学会主动向老师请教的行为方式。这属于行为改变的( )。
A.强化法 B.代币奖励法
C.行为塑造法 D.示范法
8.如果父母过分溺爱和保护或过分批评和指责,就可能使儿童怀疑自己对自我和环境的控制能力,从而产生( )。
A.主动感 B.羞耻感
C.内疚感 D.自卑感
9.学校违反国家规定收取费用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所收费用。
A.责令退还 B.双倍退还
C.没收 D.追缴
10.《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 )。
A.开除 B.批评惩罚
C.批评教育,不得开除 D.相应的体罚
责任编辑:大白
下一篇: 以下对信息技术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