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05-11 10:52 教师招聘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参考答案】
1.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德育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故本题选D。
2.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德育原则。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中小学生正处在品德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方面他们的可塑性大;另一方面,他们又年轻幼稚,缺乏社会经验与识别能力,易受外界社会的影响。学校德育要坚持导向性原则,为学生的品德健康发展指明方向。故本题选C。
3.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因材施教的观点。A选项大意:“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各种典籍来丰富我的知识,又用各种礼节来约束我的言行,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直到我用尽了我的全力。”体现的是疏导原则;C选项大意:“君子认为说得多而做得少是可耻的,君子说话要谨慎,做事要勤快。”体现的是知行统一的原则;D选项大意:“自我品行端正了,即使不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会去实行;若自身不端正,即使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不会服从。”体现的是榜样示范的作用。B选项的为孔子原话,大意为:“看明白他正在做的事,看清楚他过去的所作所为,看仔细他的心安于什么情况。”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去了解一个人,才能更好的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故本题选B。
4.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疏导原则的定义,循循善诱原则又被称为疏导原则。故本题选C。
5.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德育原则。马卡连柯指出,教师要影响个别学生,首先要去影响这个学生所在的集体,然后通过集体和教师一道去影响这个学生,便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这就是著名的“平行教育原则”。故本题选C。
6.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德育原则。题干中体现的是家庭中各方面教育力量不一致的现象。故本题选C。
7.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品德评价法。品德评价法是教育者根据一定要求和标准,对受教育者的思想言行、品德水平做出判断,以促进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逐步培养良好品德的方法。题目中“奖励表现好、进步大的学生”是对学生的肯定性评价,体现了品德评价法。故本题选B。
8.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德育原则中的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的原则。爱生就要做到严慈相济。故本题选B。
9.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一致性原则的定义。题干中,在德育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地对各方面的影响加以组织、调节、控制,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从而共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地发展的教育原则是教育的一致性。故本题选B。
10.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德育原则。仁是儒家学派追求的个体修养的最高境界,而坚持身体力行就能接近这个境界,所以,题干所引用的话体现的是知行统一的原则。故本题选C。
文章来源于教师招聘网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郭爽
上一篇: 2020中小学教师招聘笔试教综模拟题及答案解析23
下一篇: 以下对信息技术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