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05-26 08:52 教师招聘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参考答案】
1.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马克思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也是唯一途径。故本题选B。
2.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过程的阶段论。公元前6世纪,孔子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也有说法认为是“学—思—习—行”)的统一过程;儒家思孟学派进一步提出“博学之,审问之,填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的学习过程,即学、问、思、辨、行五个阶段。故本题选A。
3.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学相关著作。在西方教育思想史上,柏拉图的《理想国》和卢梭的《爱弥儿》、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被称为三个里程碑。这三本书作为教育思想史上的里程碑,是因为这三本书分别代表着三类最具代表性的教育哲学:柏拉图的《理想国》是站在国家主义的极端立场上对教育制度进行规划的巨著,而卢梭的《爱弥儿》又是站在个人主义的极端立场上对学校教育进行设计的美好蓝图,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则是以反对教育中的任何二元论而著称的,他提出了一个对于个人与国家的折中的民主主义的教育框架。故本题选D。
4.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动机斗争类型。趋避冲突指个体对一个事物同时产生两种相反的态度取向时内部的动机冲突。题干中既想又担心属于趋避冲突。故本题选A。
5.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的基本矛盾。从教学的本质来看,教学就是要解决学生的知与不知的矛盾,也就是要解决学生由未知到已知、由片知到全知、由知少而知多等的矛盾转化过程。所以,在教与学的矛盾中,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于学,而不是在于教,学生才是教与学矛盾发展的内因。故本题选B。
6.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外部动机理论。行为主义的学习动机理论对学校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采用强化原则,通过奖励与惩罚的措施来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AB选项说法不全面,故本题选C。
7.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堂导入的功能。学习动机可以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行为,因此通过导入的设置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题干的描述体现的是导入在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习动机方面的功能。故本题选A。
8.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自我强化。自我强化是社会向个体传递某一行为标准,当个体的行为表现符合甚至超过这一标准时,他就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奖励。题干所述符合自我强化的概念。故本题选D。
9.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劳动特点。教师劳动创造性的特点体现在:因材施教;教学方法上的不断更新;对教材内容的处理和加工,以及“教育机智”四个方面。“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因此,题干的这句话属于教师劳动的创造性的表现之一。故本题选B。
10.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程评价之父。泰勒最早将课程评价纳入课程设计模式之中,因此,泰勒被称为“当代课程评价之父”。故本题选B。
文章来源于教师招聘网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郭爽
上一篇: 2020中小学教师招聘笔试教综模拟题及答案解析31
下一篇: 以下对信息技术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