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05-27 13:55 教师招聘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参考答案】
1.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多元智能理论。加德纳认为人的智力结构中存在着九种相对独立的智力,分别是: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运动智力、人际智力、自知智力、自然观察智、存在智力。其中,人际智力包括与人交往且和睦相处的能力,人际智力高者善于处理人际关系。A选项符合题意。B选项语言智力包括说话、阅读、书写的能力。能说会道、妙笔生花是语言智力高的表现。C选项音乐智力包括对声音的辨识与韵律表达的能力。这种能力多来自天赋。D选项逻辑数学智力指数字运算与逻辑思考的能力以及科学分析的能力。故本题选A。
2.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一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状况和行为习惯,以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和影响未成年人,引导未成年人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吸烟、酗酒、流浪、沉迷网络以及赌博、吸毒、卖淫等行为。故本题选A。
3.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学独立的标志。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版了近代第一本系统的教育学著作《大教学论》,标志着近代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开端。而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与题干不符。故本题选A。
4.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陶冶法。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陶冶法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题干中老师带学生去欣赏美术展览,对学生美术方面起到了潜移默化的理解和熏陶的作用,属于陶冶法。故本题选C。
5.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于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学位条例》都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颁布的法律。故本题选B。
6.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七十三条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故本题选B。
7.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青少年属于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阶段(12-18岁),这一阶段发展的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青少年在为解决“我是谁”的问题做心理斗争,即随着他们把参考对象从父母转向同伴,他们需要知道自己与同伴是怎样的相同,同时又与别的任何人有着独特的不同。故本题选D。
8.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场独立认知方式。场独立型是指很容易将一个知觉目标从他的背景中分离出来的能力。场独立型学生一般偏爱自然科学与数学,能够独立思考和学习,不易受到暗示。故本题选A。
9.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美国心理学家维纳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又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其中,运气属于不稳定、外部、不可控的维度。故本题选B。
10.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沿着各种不同的方向去思考,追求多样性的思维。“月亮请假,世界会怎样”没有唯一标准答案,体现了发散思维,故本题选C。
文章来源于教师招聘网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郭爽
上一篇: 2020中小学教师招聘笔试教综模拟题及答案解析43
下一篇: 以下对信息技术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