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06-01 09:24 教师招聘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一、判断题(正确的题目标“√”,错误的题目标“×”)
1.程序教学能很好地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并且具有灵活性。 ( )
2.苛勒认为顿悟是无条件的。 ( )
3.联结的增强和削弱取决于学习者的心理调节和心理准备。 ( )
4.社会测量法测量中,得分越高,群体对于选择者的吸引力越大。 ( )
5.家长具有很强的暴力倾向,子女相对来说也比较容易对人采取侵犯性行为。 ( )
6.营造校园文化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种重要方法。 ( )
7.心理健康的良好适应标准由于具有主观性,常常会有差异乃至引发争议。 ( )
8.心理健康的非病状态是指按照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看不能认定某人有心理疾病或症状。 ( )
9.学校应把智育放在首位,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学生成绩的提高。 ( )
10.《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 )
【参考答案】
1.×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程序教学的作用。程序教学是一种使用程序教材并以个人自学形式进行的教学。程序教学属于个别化教学,能够满足学生的个别差异性,但是缺乏灵活性。故本题错误。
2.×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苛勒的理论学说。只有在清楚地认识到整个情境中各种成分之间的关系时,顿悟才会出现。因此顿悟是有条件的。故本题错误。
3.√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行为主义的联结观点。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联结的增强和削弱取决于学习者的心理调节和心理准备。故本题正确。
4.√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社会测量法的内容。社会测量法是心理学家莫里诺在1934年提出的一种研究方法。它主要用于研究团体内(特别是小团体)成员之间人际关系和人际相互作用的模式。社会测量法测量中,得分越高,群体对于选择者的吸引力越大。故本题正确。
5.√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家庭教育的相关内容。研究表明,一般情况下家长具有很强的暴力倾向,子女相对来说也比较容易对人采取侵犯性行为。故本题正确。
6.√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内容。研究表明,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较大影响。故本题正确。
7.×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心理健康的标准。社会适应标准具有阶级性、文化性、民族性,经验标准具有主观性。故本题错误。
8.√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心理健康的相关内容。研究表明,心理健康的非病状态是指按照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看不能认定某人有心理疾病或症状。故本题正确。
9.×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学校应当把德育放在首位,寓德育于教育教学之中,开展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故本题错误。
10.√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条规定: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故本题正确。
文章来源于教师招聘网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郭爽
下一篇: 以下对信息技术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