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06-02 15:20 教师招聘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1.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材料的系列位置效应。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称为前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巩固先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称为倒摄抑制。题干短文开头与结尾遗忘较少,是因为开始部分很少或几乎没受前摄抑制的影响,只受倒摄抑制的影响;结尾部分很少或几乎不受倒摄抑制的影响,只受前摄抑制的影响;中间部分则遗忘较多,是因为中间部分则既要受到前摄抑制的影响又要受到倒摄抑制的影响。故本题选D。
2.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测验效度。内容效度基于对测试内容分析的效度,测试测到了要测量内容的程度,即测试对它所宣称要测量的目标域的抽样代表程度。题干中测验题目对预测的内容或行为范围取样的适宜性程度,符合内容效度,基于对测试内容分析的效度的内涵。故本题选D。
3.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影响迁移的因素。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包括:(1)学习材料之间的共同因素或相似性;(2)原有知识经验的概括程度;(3)学习情境的相似性;(4)习的定势和态度;(5)认知结构的特点;(6)学习策略的水平;(7)智力与能力;(8)教师的指导。结合选项表述,认知结构、态度、智力均属于个人因素。学习环境、学习材料均属于客观因素。结合分析,故本题选A。
4.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过度学习的概念。过度学习是恰能成诵之后还继续学习一段时间,一般认为,过度学习达到50%时,保持的效果最佳,即学习总程度达150%时,保持的效果最佳。故本题选C。
5.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习动机的分类。选项A,直接动机是指由活动的直接结果所引起的对某种活动的动机。间接动机是指由于了解活动的社会意义、活动结果的社会价值而引起的对某种活动的动机。选项B,根据学习动机起作用时间的长短,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近景的直接性学习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学习动机;选项C,根据动机产生的诱因来源,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选项D,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高尚的学习动机和低级的学习动机。根据题意,故本题选D。
6.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习策略。组织策略是将经过精加工提炼出来的知识点加以构造,形成更高水平的知识结构的信息加工策略。组织策略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归类策略;一种是纲要策略。题干中先对材料进行系统的分析归纳,然后写出重点的这种策略属于组织策略。故本题选C。
7.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四条规定:“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领导和管理教育工作。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人民政府管理。高等教育由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管理。”故本题选D。
8.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相关法律法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工作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故本题选D。
9.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二十三条规定:“考核应当客观、公正、准确,充分听取教师本人、其他教师以及学生的意见。”故本题选B。
10.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八条规定:“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故本题选B。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张欣
下一篇: 以下对信息技术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