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06-04 16:47 教师招聘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1.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目的的功能,教育目的的评价功能强调教育目的既为教育活动指明了方向,又为检查和评价教育活动的质量提供了衡量尺度和根本标准。教育工作是围绕教育目的而展开的。在从事具体的教育工作之前,必须首先确定教育目的、培养目标和具体的教学目标。而教育工作的最后,就是取得一定的教育效果,这个效果应该与事先确立的教育目的相符合。结合题意,故本题选B。
2.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师生关系的构成。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教学上的授受关系。(2)人格上的平等关系。(3)社会道德上的相互促进关系。师生关注的民主平等不仅是现代社会民主化趋势的需要,也是教学生活人文性的直接要求和现代人格的具体体现。师生关系中的民主平等主要是指人格地位的平等。故本题选B。
3.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也就是社会道德规范与受教育者现有道德品质之间的矛盾。这是德育过程中最一般、最普遍的矛盾,也是决定德育过程本质的特殊矛盾。这个矛盾需要通过向学生传授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规范,引导他们进行道德实践,把他们从原有的品德水平提高到教师所要求的新的品德水平上来解决。故本题选A。
4.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故本题选B。
5.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双重抑制。在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当中,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称为前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巩固先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称为倒摄抑制。在现实生活中,两种抑制是同时存在的,往往出现首尾容易记住,中间部分难记而遗忘多的现象。原因是:开始部分很少或几乎没受前摄抑制的影响,只受倒摄抑制的影响;结尾部分很少或几乎不受倒摄抑制的影响,只受前摄抑制的影响;而中间部分则既要受到前摄抑制的影响,又要受到倒摄抑制的影响。结合题意,中间部分不易记忆是受到了前后双重抑制的影响。故本题选C。
6.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定势的定义。定势是指由先前的活动所形成并影响后继活动趋势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这种心理准备状态是个体所形成的不被意识到的一种倾向性或心理准备状态,通常表现为以最熟悉的方式做出反应或者解决问题。结合题意,故本题选A。
7.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能力的概念。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并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结合题意,故本题选B。
8.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布鲁姆在其著作《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中,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三大目标。故本题选A。
9.C
【解析】本题考查的教师期望效应。教师期望效应也叫罗森塔尔效应或皮格马利翁效应,即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传送给学生,会使学生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选项B,晕轮效应是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对他的其他特征作相似判断,也称光环效应。选项D,首因效应是指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也叫最初效应。A选项是干扰项。故本题选C。
10.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原型启发。原型启发是指在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其中具有启发作用的事物或现象叫做原型。作为原型的事物或现象多种多样,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日常生活之中。结合题干表述,《西游记》当中的孙悟空的形象是以猴子为原型创作的新形象,属于原型启发。故本题选A。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张欣
下一篇: 以下对信息技术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