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06-09 11:22 教师招聘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1.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掌握概念的标志。衡量学生是否真正掌握概念的最可靠的标志是概念的正确运用。故本题选D。
2.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外部学习动机。外部学习动机是指诱因来自于学习者外部的某种因素,即在学习活动以外由外部的诱因激发出来的学习动机。题干中,学生表现好可以获得小红花,是激发了学生的外部学习动机。故本题选A。
3.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习迁移。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平时所说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闻一知十”等都是典型的迁移形式。故本题选A。
4.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知识的分类。根据反应活动的形式不同,知识可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故本题选A。
5.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元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策略,包括对自己认知过程的了解和控制策略,有助于学生有效地安排和调节学习过程。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调节策略。题干描述符合元认知策略的含义。故本题选C。
6.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强化的类型。强化有正强化与负强化之分。正强化是呈现能提高反应概率的刺激的过程。有机体自发作出某种反应,得到正强化物,那么此类反应发生的概率增加。负强化是取消厌恶性刺激以提高反应概率的过程。题干中,成绩好给予物质奖励是呈现一个愉快刺激,使反应概率增加,属于正强化。故本题选A。
7.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斯坦福—比纳智力测验。斯坦福—比纳智力测验用智商代表智力水平,它所反映的是智龄和实足年龄的关系。智商的计算公式为:智商(IQ)=智龄÷实龄×100。题干中心理年龄,即智龄,是10岁,实龄是8岁,智商=10÷8×100=125。故本题选A。
8.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儿童掌握概念的水平。儿童掌握概念有三级水平:(1)第一级水平是以“具体事例”和“直观特征”来解释概念。所谓“具体事例”是用个别的事物对概念加以解释。例如,苹果是甜的,皇帝就是沙皇,水是河里的水。所谓“直观特征”是以客体可感知的特征来描述概念。例如,灯是玻璃做的,祖国是美丽的地方等。(2)第二级水平是以“重要属性”和“实际功用”来解释概念。(3)第三级水平是以“种属关系”和“正确定义”来解释概念。题干中,皇帝—“皇帝就是沙皇”是以“具体事例”来解释概念,祖国—“美丽的地方”是以“直观特征”来解释概念,均属于第一水平。故本题选A。
9.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正例与反例。正例又称肯定例证,指包含着概念或规则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例证。反例又称否定例证,指不包含或只包含了一小部分概念或规则的主要属性和关键特征的例证。题干中,在教“鸟”的概念时,不仅举了麻雀、鸡作为正例,说明“前肢有翼、无齿有喙”是鸟的本质特征。用蝙蝠作为反例,说明“会飞”是鸟的无关特征。这样,通过提供正反两面的例证,可以使概念的属性更容易显示出来,使概念的范围更确定。故本题选C。
10.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年龄。从整体发展来看,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年龄大致在三年级(9岁左右)。故本题选D。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张欣
下一篇: 以下对信息技术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