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06-10 15:39 教师招聘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1.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知觉的特性。知觉的特性包括: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和恒常性。结合题干表述,“窥一斑而见全貌,观滴水可知沧海”表现出看到一小部分就能主动地把缺失的内容补充完整,从而了解整体的内容,体现了知觉的整体性,即我们对客体的知觉总是以自己的过去经验来补充当时获得的感觉信息,使其形成具有一定结构的整体。故本题选A。
2.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的人格特征。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统称为教师的人格特征。研究材料表明,在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有两个重要特征对教学效果有显著影响:一是教师的热心和同情心;二是教师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在教师的激励下,学生的行为更富有建设性。结合题干表述,班级学生成绩比其他班级高的原因之一,是陈老师对学生的关心,体现了教师的热心和同情心对教学的影响。故本题选C。
3.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成败归因理论。根据韦纳的成败归因观,从归因的来源、可控性、稳定性三个角度分析,唯一可控的因素是努力。引导学生认识到努力对于获得成功是有效的,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故本题选D。
4.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堂设计形式。课堂设计的形式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学生的特点,课堂设计一般有三种设计形式:基本的课堂设计、特殊的课堂设计和暂时性的课堂设计。其中,基本的课堂设计基本的课堂设计以教师为中心,教师的活动主要在教室的前面,所有的学生都面向教师。学生只与教师进行目光接触和交流,学生的座位以纵横排列的方式安排。基本的课堂设计形式有利于教师的教学活动。教师能较好地调节和控制学生,有利于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师身上,适合于进行提问、回答和课堂作业活动。特殊的课堂设计和暂时的课堂设计对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要求相对较高,因此,比较适合新教师的是基本的课堂设计。故本题选B。
5.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感觉对比。感觉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感觉对比分为两种,即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会产生同时对比现象。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会产生继时对比。结合题干,吃糖和吃药都是味觉接受不同的刺激,有前后顺序的影响,故发生了继时对比。故本题选C。
6.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人师表要求教师要做到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题干中的教师不讲究个人卫生,衣着邋遢,没有做到为人师表。故本题选B。
7.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研究方法。横断研究法是指在同一时间里研究不同年龄组被试的心理发展水平,并对其进行比较。纵向研究法是指在较长时间内对被试的心理活动进行系统的定期追踪研究,并将所得结果加以比较,以揭示个体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结合题干表述及选项分析,该教师是对几位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长期的追踪研究,运用的是纵向研究法,故本题选B。
8.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组织顺序。教学组织顺序应当将科学知识的叙述逻辑与学生的心理认知顺序结合起来,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因此:第一步:组织学生观察人体的骨骼多媒体图片,认识人体主要骨骼的名称和位置,旨在引导学生掌握骨骼的基本知识。第二步:拼图游戏,把骨骼贴在人体的相应部位上,旨在通过练习,强化学生的理解与记忆。第三步:介绍部分骨骼的作用,旨在深入学习新知识。第四步:通过练习,加深学生的理解与认知。层层递进,讲练结合,合理组织教学过程。故本题选B。
9.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班主任工作。根据题干表述,学生在面对困难或挑战时容易放弃、退缩,因此,缺乏坚定的意志品质。作为班主任,可针对此类现象开展主题教育,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教育。结合题干表述,故本题选B。
10.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堂提问技能。课堂提问要围绕教学目标和学习要求,按照教学内容的逻辑顺序,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循序而问,步步深入,使学生积极思考,逐步得出正确的结论。故课堂上向学生提出的问题主要是围绕教学目标和内容展开的,是备课时预设好的问题,故本题选D。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张欣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