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06-10 15:42 教师招聘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1.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实验和教学设计的共同点。教学实验的基本程序:(1)提出与分析问题;(2)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3)实施解决问题的方案;(4)收集教学效果的证据;(5)分析证据,得出结论。教学设计过程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实施解决方案与评价解决方案的过程。教学设计研究的重点在于开发教学材料以解决教学中实际问题和提高教学效率。因此,教学实验过程和教学设计过程的共同点是解决问题。故本题选D。
2.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心理学的概述。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故本题选D。
3.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意识阈”和“统觉团”由德国近代唯心主义哲学家赫尔巴特提出,意识阈是指一个观念若要由一个完全被抑制的状态进入一个现实观念的状态,便须跨越一道界线,这些界线便为意识阈。“统觉团”是赫尔巴特的术语,指一个观念的统觉不仅使这个观念成为意识的,且使它被意识观念的整体所同化,该整体就被称为统觉团。故本题选D。
4.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习层次分类。六年级学生,执行与圆规有关的动作不成问题,现在学会用圆规画圆,是在“到定点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这一规则的支配下,通过已掌握的动作技能而表现出新的能力,因此属于概念学习。故本题选B。
5.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我国制定的教育目的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作为其理论基础的。故本题选C。
6.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个人本位论主张确定教育目的应从人的本性、本能需要出发,使人的本性和本能得到高度发展。卢梭提出“消极教育”,指反对压抑儿童的个性,反对束缚儿童的自由,反对强制灌输,反对严酷的纪律和体罚,要让儿童遵循自然、率性发展。符合个人本位论的观点。A选项社会效益是指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满足社会上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故本题选D。
7.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的教育目的。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国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辩证统一论(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因此AB选项错误。故本题选C。
8.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新课程改革。当今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涉及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结构的改革、国家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教材改革、课程资源的开发、评价体系、师资培训以及保障支撑系统的建立等,是一个由课程改革牵动的整个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故本题选C。
9.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程一词的来源。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斯宾塞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将课程定义是“学习的进程”,简称学程。故本题选B。
10.B
【解析】本题考查教师的沟通技巧。教育基本上是一个沟通的过程,要用言语来传达各种抽象的情感、见解与观念。对教师而言,沟通不仅意味着具有充分的词汇、合乎逻辑与清楚明确的表达方式,而且意味着要针对学生的水平,在各种情境下用学生最能理解的语言来表达思想和观点,同时懂得倾听也是不可缺少的。只有B选项符合教师的沟通技巧。故本题选B。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张欣
下一篇: 以下对信息技术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