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06-12 14:49 教师招聘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参考答案】
1.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心理测验常模类型。发展常模是心理发展的平均水平,衡量个人身心发展水平的参照标准,通过比较来了解某个个体在总体中处于何种发展水平。发展常模包括发展顺序量表、智力年龄、年级当量。发展顺序量表是为了检查婴幼儿发展是否正常而设计的,它是最直观的发展常模,它告诉人们多大的儿童应具备什么能力或行为就表明其发育正常。题干中“三翻、六坐、八爬、十二月会走”这句话是对不同月份婴儿发展顺序上应具备特征的反映,即发展顺序量表。发展顺序量表属于发展常模的一种。故本题选A。
2.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师生关系的构成。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教学上的授受关系;人格上的平等关系;社会道德上的相互促进关系。故本题选B。
3.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的职业素养。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当代教师质量的集中体现。教师要具有学科专业素养、文化素养、教育专业素养。在教师的职业素养当中要求教师应该具备:(1)健全的人格;(2)良好的人际关系;(3)高尚的师德;(4)愉悦的情感。故本题选D。
4.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泰勒的思想观点。美国课程评价专家泰勒提出目标评价模式。该评价原理可概括为七个步骤或阶段。确定目标是最为关键的一步,以目标为中心展开,因为其他所有步骤都是围绕目标展开的。在历史上,他是第一次将课程评价纳入课程开发过程并使之成为课程开发的核心环节之一的人,因此被称为“当代课程评价之父”。故本题选B。
5.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编制、实施过程中可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教材是课程资源的核心和主要组成部分。教师是首要的课程资源,教师是课程资源的携带者,教师知识越丰富,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养,才能更好地胜任教学。教学过程也是一种课程资源,是动态的课程资源。D选项说法错误,按课程资源的空间分布分为校内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课程类型不同,学生情况不同,会需要不同的、适合的课程资源来支撑教学。故本题选D。
6.D
【解析】本题考查的建构主义教学观理论。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1)由于知识的动态性和相对性以及学习的建构过程,教学不再是传递客观和确定的现成知识,而是激发出学生原有的相关知识经验,促进知识“生长”,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活动,以促成知识经验的重新组织、转化和改造。(2)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主动的信息建构者。所以,D选项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
7.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发现式教学模式。发现学习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发现学习是指让学生通过自己经历知识发现的过程来获取知识、发展探究能力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它所强调的是学生的探究过程,而不是现成知识。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向学生传授现成的知识,而是为学生的发现活动创造条件、提供支持。故本题选B。
8.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直观方式。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主要有三种直观方式,即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模象直观是指通过对事物的模象的直接感知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例如,各种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和教学电影电视等的观察和演示。教科书以及参考书中的图片,图标属于模象直观。故本题选A。
9.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策略的类型。教学策略包括内容型教学策略、方法型教学策略、形式型教学策略和综合型教学策略。其中,形式型策略就是以教学组织形式为中心的策略。形式型策略的观点有美国教学设计专家宣普提出下列三种形式:集体教学的形式、个别学习的形式和小组教学的形式。题干中的班级授课制属于集体教学的形式,是一种形式型的教学策略。故本题选B。
10.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的地位。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教学在学校工作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学校要卓有成效地实现培养目标、造就合格人才,就必须以教学为主,并围绕教学这个中心安排其他工作,建立学校的正常秩序。故本题选A。
文章来源于教师招聘网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大白
下一篇: 以下对信息技术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