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06-15 09:25 教师招聘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参考答案】
1.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自我意识发展的阶段。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1)生理自我是自我意识最原始的状态。生理自我在3岁左右基本成熟。(2)社会自我时期,自我评价的独立性,原则性和批判性正迅速发展,对道德行为的判断能力也逐渐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从对具体行为的评价发展到有一定概括程度的评价。社会自我至少年期基本成熟。(3)心理自我时期,个体自觉地按照一定的行动目标和社会准则来评价自己的心理品质和能力。故本题选A。
2.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成就动机理论。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阿特金森认为,避免失败者的目的是避免失败,减少失败感,所以他们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当一项任务的成功率为50%时,不会犹豫不决、不可能选择,他们只会回避这项任务。故本题选C。
3.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十四条规定,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故本题选D。
4.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未成年人受教育目的权利,并采取措施保障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的和流动人口中的未成年人等接受义务教育。题干中小强由于身体缺陷,加上家庭经济困难,应受当地人民政府的帮助。故本题选D。
5.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属于应用心理学的范围,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交叉学科。故本题选D。
6.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双趋冲突。双趋冲突,指两种对个体都具有吸引力的目标同时出现,形成强度相同的二个动机。由于条件限制,只能选其中的一个标,此时个体往往会表现出难于取舍的矛盾心理。题干既想要鱼又想要熊掌,体现的是双趋冲突。故本题选A。
7.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从众。从众是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的社会现象。日常生活中的从众,可以表现为在临时的特定情境中对占有优势的行为方式的采纳。题干中,看到他人起哄,其他人就会纷纷效仿的现象属于从众现象。故本题选B。
8.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诊断评价。诊断评价一般是在某项活动开始之前,为使计划更有效地实施而进行的评价。故本题选C。
9.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习的理论流派。认知学派理论认为学习是指个体由于经验而引起的行为和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ACD三个选项均属于行为主义流派的观点。故本题选B。
文章来源于教师招聘网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大白
下一篇: 以下对信息技术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