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06-15 09:56 教师招聘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参考答案】
1.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悬念式结束。悬念式结束,即结束时留下疑问,诱发学生的求知欲,造成“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悬念效应。好的悬念设置能诱发学生的求知兴趣,能激发学生思维想象的浪花,能使学生产生急于知道下文的迫切心理。题干的描述是悬念式结束,故本题选D。
2.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德育的导向作用。德育的导向作用是指学生正处在品德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可塑性强,年轻而缺乏社会经验与识别能力,易受外界社会的影响,所以,教师的德育目的必须明确,教师要用正确的理想教育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为学生的品德健康发展指明方向。故本题选A。
3.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项系统设计,它必须按照定的程序和步骤进行。教学目标是教师进行课堂控制的依据。教学目标一经确定,就对教学活动起着控制作用,从教学过程的起始直至结束,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受它的调控和引导。因此,确定教学目标教学设计的首要问题,故本题选B。
4.B
【解析】本题考查教学内容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是完成研究与分析教学内容任务的过程,也就是教师认真分析教材,合理地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科学地设计和安排教学内容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表达或呈现的过程。也就是,对教学重难点、内容详略、教学语言、练习形式等内容作出计划安排的过程。故本题选B。
5.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我国新一轮新课程改革直面传统教育的痼疾,广泛吸纳当代教育理论发展的合理成分,体现了全新的理念。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发展”,即“使学生发展为一个整体的人”。题干中教师让学生参与到“教”的活动中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体现了该教师关注学生发展。故本题选A。
6.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态变化技能。教态变化技能是指教师变化不同的刺激,引起学生的注意,交流情感、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学行为方式。(1)身体的动作。a.教师在课堂的走动,一要控制走动的次数,不能一节课不停的地走;二要控制走动的速度,身体突然地运动或停止都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三要走动时姿势要自然大方,不做分散学生注意的动作。b.教师身体动作,如头部和手等动作均能表达一定的思想或辅助语言的表达。(2)面部的表情。在交流中教师的表情对激发学生的情感有特殊的作用。学生会从老师的微笑里感受到关心、爱护、理解和友道。同时,教师的情感也会激发学生相应的情感一一爱老师,然后也会爱上老师的课,并积极主动参与学习。(3)眼神的交流。在人类历史上,眼晴一直对人的行为有很大的影响,它是人与人沟通中最清楚、最正确的讯号。这一点对教师来说显得非常重要,如果教师讲话时不面对全班学生,没有较长时间的眼神交流,学生会不喜欢听。同时,教师也不能从学生的目光中去发现他们对于课程的反应。(4)适宜的停顿。a.在讲述一个重要事实之前或在句子中间插入停顿,能够有效地引起人们的注意;b.一节课中恰当地进行停顿会使人感到有节奏感,不停顿地讲述45分钟,不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是不可取的。(5)声音的变化。a.声音的音质、声调和讲话速度的变化,以及赋予表情的语言,会使教学变得很有生气;b.当教师从一种讲话速度变到另一种讲话速度时,即使有人已经分散了注意,也会重新将注意转移到教师所讲的话题上来。故本题选B。
7.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讲授法的优点。讲授法的优点:(1)在较短的时间内,教师能够按照一定的体系和步骤,借助各种教学手段,向学生传授较多的有关各种现象和过程的知识信息,教学效率高;(2)成本低;(3)通用性强,讲授课适用多种学科的教学,也可以适应教材或听众的变化而增加或减少其中某些内容;(4)集思想教育于知识传授之中,教师通过内容丰富,且具有说服力的讲授,对学生产生深刻的感染力量,激发学生模仿教师的动机,采纳一位学者的价值标准。讲授法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单向性的思想交流或信息传输方式,因此不利于学生主动性的发挥。故本题选A。
8.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抛锚式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抛锚式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2)确定问题(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选出的事件或问题就是“锚”);(3)自主学习(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并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4)协作学习(讨论、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5)效果评价(需要在学习过程中随时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表现)。故本题选A。
9.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巩固性教学原则。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题干中王老师在教完一个章节后,用两节课总结本章节的知识点,体现了巩固性教学原则。故本题选B。
10.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个体内差异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或自身评价是对被评价个体的过去和现在相比较,或者是对其若干侧面进行比较。自身评价尊重个性特点,照顾个别差异,通过对个体内部的各方面进行纵横比较,判断其学习的现状和趋势。题干中小明将自己这次成绩与上次对比,以此来判定自己进步与否是个体内差异评价的表现。故本题选C。
文章来源于教师招聘网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郭爽
上一篇: 2020年教师招聘笔试教育综合知识模拟题及解析63
下一篇: 以下对信息技术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