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06-16 15:26 教师招聘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1.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法理知识。过错责任原则是指主体由于过错侵害了他人权利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是否有过错是行为人承担法律责任的依据。在过错责任中,行为人责任的范围、责任的大小都要依据过错来确认,无过错就无责任。结合题干表述,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中,学校有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意见》第一百六十条规定:“在幼儿园、学校生活、学习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在精神病院治疗的精神病人,受到伤害或者给他人造成损害,单位有过错的,可以责令这些单位适当给予赔偿。”根据此条规定,学校有过错才承担赔偿责任,这使用的是过错责任原则。故本题选A。
2.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德育原则。结合题干表述,只看到学生差的地方,即只看到学生身上的消极因素,就认为学生无药可救,没有做到“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没有看到学生身上地闪光点故违背了长善救失原则,即发扬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原则。故本题选D。
3.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小学德育目标。小学德育目标既是实施德育的出发点,也是检验德育是否达标的质量标准,是小学德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不仅决定了小学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小学德育的基本过程。故本题选A。
4.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品德评价法。品德评价法是教育者根据一定要求和标准,对受教育者的思想言行、品德水平作出判断,以促进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逐步培养良好品德的方法。选项A,奖励助人为乐,惩罚违规违纪,对学生的言行作出判断,运用了品德评价法。选项B,树立优秀同学为榜样,鼓励他人学习,运用了榜样示范法。选项C,带领学生参加活动,运用了锻炼法。选项D,陶冶学生情趣,运用了陶冶法。结合题干及选项分析,故本题选A。
5.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陶冶法。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陶冶法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故本题选B。
6.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作为社会一个子系统的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具有能动作用。结合题干表述,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主要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故本题选D。
7.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新课改的课程结构特点。新课改的课程结构的特点有综合性、选择性和均衡性,故排除C选项。(1)综合性主要是通过开发和设置综合课程的方式体现出来,提出“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并“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2)课程结构的选择性是针对我国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和不同学生的差异而提出的。(3)课程结构的均衡性是指我国要培养的是德智体全面、和谐、均衡发展的“完整”的人。结合题干表述,新课改倡导分配课程的课时容量,课程内容设计德智体等方面,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体现了课程结构的均衡性。故本题选A。
8.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综合知识。A选项,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但不是唯一的工作内容。故A选项错误。B选项,课外活动是在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以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施行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活动课程是为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活动为中心组织的课程。因此,课外活动和活动课程有本质区别,故B选项错误。选项C,《学记》提出了“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的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教育思想,正确。D选项,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故D选项错误。结合选项分析,故本题选C。
9.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是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多元化、民主化、现代化、个性化、社会化、生产化、国际化。结合题干分析,故本题选D。
析,故本题选D。
10.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双方具有本质的联系。在教学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掌握知识,使身心各方面得到发展;否定、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势必会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同时,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否定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必然会削弱教学的效果。结合题干表述,这句话强调了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引导作用,故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才能促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故本题选C。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张欣
下一篇: 以下对信息技术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