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06-17 15:41 教师招聘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1.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六艺。“六艺”的基本内容是“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礼乐”承担着政治宗法及伦理道德规范教育,为“六艺”之首,为“六艺”的核心内容。故本题选B。
2.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逃避条件作用。逃避条件作用是当厌恶刺激出现时,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了厌恶刺激,则该反应在以后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增加,这类条件作用称之为逃避条件作用。它揭示了有机体如何摆脱痛苦,符合题干中李刚的情况。故本题选C。
3.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的知识素养。知识素养包括: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文化知识。其中实践性知识是指教师在面临实现有目的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景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具体地说,这种知识就是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故本题选C。
4.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习动机的分类。根据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学习动机可分为高尚的动机和低级的动机。根据动机在活动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可将动机分为主导性动机与辅助性动机。根据学习动机起作用时间的长短,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近景的直接性学习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学习动机。根据动机产生的诱因来源不同,可以把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故本题选D。
5.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角色。新课改的教师观要求教师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当前学生的学习方式正由传统的接受学习向探究式、研究式学习转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教育促进者的角色转变。题干中“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提供学习策略的指导、并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符合B选项的要求。故本题选B。
6.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成败归因理论。美国心理学家维纳(或韦纳)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又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其中努力属于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制的因素。故本题选C。
7.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美国的布卢姆(又译为布鲁姆)在其著作《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中,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三大类。故本题选C。
8.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习策略。资源管理策略中包括:学习时间管理、学习环境的设置、学习努力和心境管理、学业求助策略。学业求助策略指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向他人请求帮助的行为。题干中安妮的学习是社会性人力资源的利用,属于学业求助策略。故本题选C。
9.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斯宾塞的教育思想。生活本位论以斯宾塞为代表,在斯宾塞看来教育目的是为完满的生活做准备,第一次明确提出“教育生活准备说”,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教会人们怎么样生活,要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故本题选C。
10.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从众。从众是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的社会现象。日常生活中的从众,可以表现为在临时的特定情境中对占有优势的行为方式的采纳,如暴乱中跟随大家一起破坏。也可以表现为长期性的对占优势的观念与行为方式的接受,如顺应风俗、习惯。题干中“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体现的是从众现象。故本题选A。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张欣
下一篇: 以下对信息技术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