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06-18 14:17 教师招聘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1.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程实施影响因素。学生在课程实施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有专门研究表明:学生具有参与课程实施的能力,学生参与课程实施有助于课程改革走向成功,学生参与课程实施硏究也具有方法论上的优势。为了深化对课程实施的认识,提升课程实施的成效,急需将学生纳入课程实施及其研究之中,并给予相当程度的关注。故本题选C。
2.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意志品质。意志品质主要包括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和坚韧性。自觉性是指个体能够自主地、独立地采取决定及执行决定。一个人能明确行动的目的,充分认识到行动目的的正确性和重要性,并有效地支配自己行动使之符合该目的。题干中,学生听到铃声能够停止聊天,体现了自觉性。故本题选A。
3.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和制约。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和制约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水平、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和人才规格的变化;(3)生产力发展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题干中,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国现阶段对培养人的规格提出一定的要求,“网络空间安全”专业应运而生。说明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引起教育结构的变化。故本题选B。
4.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道德修养法。道德修养法是指按一定道德规范进行自我教育,以养成一定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的德育方法。题干中,“慎独”指在闲居独处无人监督之时,更须谨慎从事,自觉遵守各种道德准则,属于道德修养法。故本题选D。
5.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规律(发展性规律)。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一直是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重要问题。实质教育论注重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发展能力。形式教育论看到了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性和学科的智力训练的作用,但片面强调古典学科,忽视了学科和教材的实用性。所以,关于发展掌握知识还是发展能力的争论,实际上是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的论争。故本题选A。
6.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记》的思想。《学记》中记载:“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故本题选D。
7.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杜威的教育思想。杜威是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他的现代教育思想与赫尔巴特的传统教育思想截然对立,他认为教育的本质是:“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学校即社会”。杜威认为教师是学生的辅助者,教学活动要根据儿童的兴趣进行,形成与传统教育相对应的新三中心: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C选项,课堂中心是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故本题选C。
8.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黄炎培的教育思想。黄炎培是我国职业教育的先驱。黄炎培关于职业教育目的的认识集中体现在:(1)谋个性之发展;(2)为个人谋生之准备;(3)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4)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由此,黄炎培先生把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确定为“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选项A蔡元培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和教育家。选项B晏阳初是著名的平民教育家、乡村改造运动的倡导者和实践家。选项C梁漱溟在中国发起乡村建设运动,主要研究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是现代新儒学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故本题选D。
9.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评价的分类。根据评价的作用不同,教学评价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进行过程中,为引导教学前进或使教学更为完善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结果的确定。本题中是对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做出及时的反馈与调整,属于形成性评价。故本题选D。
10.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包括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题干中列结构提纲、画网络图,这属于组织策略。选项A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之上的策略。选项B精加工策略是指把新信息与头脑中的旧信息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选项D资源管理策略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的环境和资源的策略。故本题选C。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张欣
下一篇: 以下对信息技术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