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06-19 15:27 教师招聘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参考答案】
1.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认知风格。场独立型是指很容易将一个知觉目标从他的背景中分离出来的能力。场独立型学生一般偏爱自然科学与数学,能够独立思考和学习,不易受到暗示。沉思型认知方式的学生在碰到问题时不急于回答,倾向于深思熟虑,用充足的时间考虑、审视问题,权衡各种问题解决方法,评估各种可替代的答案,然后从中选择一个满足多种条件的较有把握的最佳答案,因而错误较少。一般而言,场独立且沉思型的学生适合自然学科。故本题选A。
2.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归因方式。归因方式中,内控型是指,个体之所以出现某种行为,其原因与个体自身有关,如人格、态度或个性。A选项,归因于难度,属于外部原因。B选项,归因于外部因素。C选项,属于内部因素。D选项,属于外部因素。故本题选C。
3.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知识学习的分类。学习了“蚂蚁”“松鼠”,再学习“动物”,从下位概念到上位概念的学习属于上位学习。所谓上位学习,也称总括学习,是指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几个观念的基础上学习一个包容性程度更高的命题,即原有的观念是从属观念,而新学习的观念是总括性观念。在这些原有观念的基础上学习一个概括和包容程度较高的概念或命题时,便产生上位学习。故本题选C。
4.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经典条件作用的规律。分化是指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作出不同的反应,即辨别相似但不同的刺激并对其作出不同的反应。泛化是对相似的刺激以同样的方式作出反应。题干中,儿童在学习中遭受失败、侮辱、惩罚,进而对学校产生畏惧和逃避情绪,属于泛化。故本题选C。
5.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儿童品德的发展。A选项中道德认识才是儿童品德形成的基础。B选项儿童品德发展是有规律的。C选项网络等大众媒体对儿童品德发展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D选项正确,故本题选D。
6.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情感的类型。从情感的社会内容角度来看,人类的情感有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三种形式。理智感是在智力活动过程中,人的认识和追求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小明经过努力解决了难题从而产生的愉悦属于理智感。故本题选A。
7.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问题解决的策略。问题解决的策略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算法和启发式。启发式方法包括爬山法、手段—目的分析法、逆推法等。逆推法是从问题的目标状态开始搜索直至找到通往初始状态的方法。题干中表述的属于逆推法。故本题选B。
8.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元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是对信息加工过程进行调控的策略,资源管理策略则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的环境和资源的策略。元认知策略包含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调节策略。A选项,画线属于认知策略中的复述策略。B选项,遇到难题向老师请教属于认知策略中资源管理策略中的学业求助策略。D选项,选择适宜的学习环境属于认知策略中资源管理策略的环境管理策略。C选项,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属于计划策略。故本题选C。
9.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方法。实习作业法是指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在课上或者课外从事一定的工作或操作,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在自然学科的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数学课的测量练习、生物课的植物栽培和动物饲养等。故本题选D。
10.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幼儿游戏。幼儿游戏是对幼儿生活的反映,所以生活经验是其基础与源泉。故本题选A
文章来源于教师招聘网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郭爽
上一篇: 2020年教师招聘笔试教育综合知识模拟题及解析103
下一篇: 以下对信息技术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