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07-08 11:41 教师招聘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参考答案】
1.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原则。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在教学中的反映。故本题选B。
2.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名词解释。“伦理”二字在中国古代很早就已出现,人伦是指儒家思想中所特别重视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以古人之伦主要指人际关系。故本题选C。
3.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师德当中的“慎独”。所谓慎独,指的是在一人独处、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坚守道德信念,自觉按道德要求去行动,不做坏事,慎独是中国传统道德修养中的一种特别重要的方法。故本题选A。
4.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师德。“为人师表”强调的是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是由教师的示范性决定的。故本题选A。
5.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良心。良心有直觉和理智两种作用方式。良心的理智作用:通过道德认真和道德情感的冲突,作出深思熟虑的理性的决定和判断。以直觉、顿悟、预感等瞬间完成的方式起作用这体现了良心的直觉作用。故本题选B。
6.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德育过程。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活动和交往是品德形成的基础,学生在活动中,必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学校德育应在多方面影响中发挥主导作用,将多方面教育影响统一到教育目的上来,形成合力,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题干的描述即体现了这一德育过程规律。故本题选D。
7.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德育原则。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大意是老师循着教育的思路善于诱导人们学习,用文章使得我博学,以礼节来约束我,想要罢休也是不可能的了。体现的是循循善诱原则,循循善诱也叫疏导原则。故本题选B。
8.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相关知识。“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令则不行”这句话的意思是作为一名教师本身言行正当,即使不发号施令.学生也会跟着行动;教师本身言行不正,即使发号施令,学生也不会服从。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强调了教师劳动的示范性,要求教师要以身作则。故本题选D。
9.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班主任相关知识。中学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分权威型、民主型和放任型。故本题选D。
10.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程的类型。校本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故本题选B。
文章来源于教师招聘网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郭爽
下一篇: 以下对信息技术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