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07-08 11:42 教师招聘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参考答案】
1.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新课改中课程结构调整的基本特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要求课程设置必须“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这也是课程结构调整的基本特征。故本题选A。
2.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新课改相关知识。综合实践活动课是由国家设置、由地方和学校根据实际开发的课程领域。《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规定:“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课程由地方统筹管理和指导,具体内容以学校开发为主,自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全面实施。”所以在课程管理权限上属于国家课程。故本题选A。
3.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新课改的评价观。新课改倡导的评价观是发展性评价,发展性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所以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关注和促进学生发展。故本题选C。
4.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新课改相关知识。《新课程改革理念》中提出“要改革旧的教育观念,真正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是本次课程改革中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确立新的教育观念,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故本题选B。
5.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师生关系。在“对话—互动”式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学生处在一个平等的位置,双方都在平等的基础之上进行对话和互动,老师和学生在这种模式当中都是活动的主体。故本题选B。
6.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外活动相关知识点。课外活动是指学校在课堂教学之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开展的各种有意义的教育活动。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的课外活动小组,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学校也通过开设各种兴趣小组的方式来进行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特点。生物、物理、航模等兴趣小组是根据学生个性特长和兴趣爱好开发的小组。故本题选A。
7.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第十二条:“适龄儿童、少年需免学、缓学的,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提出申请,经县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或者乡级人民政府批准。因身体原因申请免学、缓学的,应当附具县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指定的医疗机构的证明。缓学期满仍不能就学的,应当重新提出缓学申请。”结合题意,故本题选D。
8.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相关知识。2012年修订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对于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也不公开审理。”而这条规定经2012年修订后已改为“对于审判的时候被告人不满十八周岁的刑事案件,不公开审理。”。根据题干表述,一律不公开审理的界定年龄为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故本题选B。
9.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法理相关知识。我国目前对学生的处分方式有六种: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勒令退学、开除学籍。学校没有权利对学生送劳动教养,劳动教养是由司法行政部门的劳动教养管理所收容并进行教育改造。故本题选C。
10.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十一条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故本题选C。
文章来源于教师招聘网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郭爽
下一篇: 以下对信息技术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