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07-08 11:45 教师招聘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参考答案】
1.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论包括:内发论、外铄论、二因素论和多因素作用论。其中内发论强调人的身心发展是由自身的需要决定的,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人的生理机制决定的。内发论者忽略了外在因素对人的影响,忽略了环境、人的能动性以及教育等的作用。“树大自然直”原意是树长大了就会自然直溜挺拔,强调内在因素对发展的影响,这与内发论的观点是一致的。故本题选C。
2.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行为主义心理学。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发表了《在行为主义者看来的心理学》,宣告了行为主义的诞生,华生也成为了行为主义创始人。选项A,詹姆士是机能主义心理学创始人。选项C,马斯洛是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选项D,奈塞尔是现代认知心理学代表人物。结合题意,故本题选B。
3.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孟母三迁”即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多次迁居,这体现的是环境因素对人发展的重要影响。故本题选A。
4.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品德的心理结构。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四种相辅相成的基本心理成分: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其中道德认识是个体品德的基础,道德行为是衡量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志。结合题意,故本题选D。
5.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包括激发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和检查知识五个阶段。其中领会知识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领会知识包括使学生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故本题选C。
6.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注意的品质。注意的分配是指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题干中“自弹自唱”指的是自己一边弹琴一边唱歌,这属于注意的分配。故本题选C。
7.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发散思维。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求得多种答案。结合题干小李力求一题多解,正是一种发散思维的体现。故本题选B。
8.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情绪的分类。依据情绪发生的强度、持续性和紧张度的不同,可以把情绪状态划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三种。心境是一种微弱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带有弥散性的心理状态。激情是一种爆发式的、猛烈而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题干中强烈、激动而短促的情绪状态属于激情。故本题选A。
9.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个体从出生到成人,他们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过程,具有一定的顺序性。因此教育工作者应循序渐进,即按照发展的序列进行施教,在向年轻一代进行教育时,必须遵循着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等顺序逐渐前进,不能揠苗助长、“陵节而施”。结合题意,故本题选A。
10.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按照不同的层次和标准,可以分成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组织和制度文化、校园精神文化以及学校领导者亚文化、教师亚文化、学生亚文化、学校职工亚文化以及课程亚文化和活动亚文化等。其中校园的精神或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故本题选C。
文章来源于教师招聘网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郭爽
下一篇: 以下对信息技术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