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08-12 11:24 中国教师资格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1.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情绪的分类。情绪根据其强度、紧张度等维度分为心境、激情、应激。心境是一种微弱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带有弥散性的心理状态。“人逢喜事精神爽”“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均属于心境的弥散性。故本题选A。
2.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终身教育”的提出者。“终身教育”这一术语自1965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召开的成人教育促进国际会议期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局局长法国的保罗·朗格朗正式提出。故本题选A。
3.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制度。广义的教育制度指国民教育制度。狭义的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故本题选D。
4.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班主任工作。班主任的工作重点和经常性的工作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故本题选C。
5.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习动机的分类。外部学习动机是指诱因来自于学习者外部的某种因素,即在学习活动以外由外部的诱因激发出来的学习动机。题干中,学生表现好可以获得小红花,是激发了学生的外部学习动机。故本题选A。
6.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心智技能。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阅读技能、运算技能、记忆技能等都是常见的心智技能。B选项属于操作技能,不属于心智技能。故本题选B。
7.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班级授课制的发展。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最早提出并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班级授课制。故本题选B。
8.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小学德育的重点。小学阶段德育工作的侧重点是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和实践;初中阶段德育工作的侧重点是基本道德知识的理解与掌握;高中阶段的德育工作的特点是道德理想信念的培养和指导,人生价值观的基本选择。故本题选B。
9.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新课程改革的理论依据。新课程倡导的新型学习方式,其主要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出,知识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活动中建构起来的。学习过程要通过一个学习共同体的合作互动来完成。学习共同体是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团体,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故本题选A。
10.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记忆。在进行有意识记时,可有多种感官参与,根据题干表述,学生在背单词时闻到面包的香味,此时的记忆过程有多种感官参与,记忆效果更好。故本题选B。
责任编辑:张欣
上一篇: 教师资格国考中小学教综笔试模拟题13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