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08-12 11:25 中国教师资格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1.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能力的培养。能力的培养如下方面:(1)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能力差异因材施教;(2)教学中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元认知能力;(3)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知识不同与能力,A选项强调的是知识,不正确。故本题选A。
2.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相关法律法规。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故本题选B。
3.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是备课、上课、作业检查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其中,教学工作以上课为中心环节。故本题选B。
4.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布卢姆在其《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中将教育目标分为三类: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动作技能目标。故本题选B。
5.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习迁移。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平时所说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闻一知十”等都是典型的迁移形式。故本题选A。
6.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是对教师教育行为的评价。班主任李老师在教室后边设置特殊的座位,让上课不遵守纪律的学生,坐这个位置,是一种不合理的行为,是变相体罚学生的错误方法。A选项正确,B、C、D选项均不正确。故本题选A。
7.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学的发展。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1632年)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是近代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开端,标志着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故本题选C。
8.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家校合作。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就是围绕学生健康成长这一目标,以学生为主体,家庭和学校共同努力,协调好系统之间、各要素之间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形成一种协调、同步、互补的关系,实现教育效果的最优化。故本题选B。
9.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共六条,体现了教师职业特点对师德的本质要求和时代特征,“爱”与“责任”是贯穿其中的核心与灵魂。故本题选B。
10.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动机冲突。题干中,关于“写作业”这个目标,小明既想偷懒不写,又不想被老师批评,同时产生两种对立的动机,一方面好而趋之,另一方面恶而避之的矛盾的内心冲突,这种心理冲突是趋避冲突。故本题选C。
责任编辑:张欣
上一篇: 教师资格国考中小学教综笔试模拟题14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