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08-17 14:05 中国教师资格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1.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新课程改革的教师观。校本课程的开发主体是教师,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故本题选C。
2.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教育学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学的发展走过了不平凡的道路。建国初期,我国引进了凯洛夫《教育学》,在当时起了积极的作用。20世纪50年代末,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开始编写新中国的教育学。故本题选A。
3.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身心发展规律及教育。正常条件下,心理的发展总是遵循一定的模式,具有一定方向性和先后顺序,不可逆、不能逾越。教育要适应儿童心理发展的顺序性,应该做到循序渐进。故本题选A。
4.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材。教材可以是印刷品(包括教科书、教学指导用书、补充读物、图表等),也可以是声像制品(包括幻灯片、影视、光盘等)。CAI软件指的是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也是属于教材。故本题选D。
5.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的知识素养。教师的知识素养包括:(1)本体性知识,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2)条件性知识,指教育学、心理学和教法等相关的教育心理方面的知识。(3)实践性知识,指教师在面临实现有目的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景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具体地说,这种知识就是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4)文化知识,指教师需要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结合题意,故本题选A。
6.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个体身心发展特点及规律。阶段性是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教育工作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年龄特征,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具体任务,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题干中,小学和中学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关注了不同阶段学生的具有不同的特点,体现了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故本题选D。
7.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心理学的含义。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具体来说,教育心理学旨在理解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根据学习心理规律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故本题选C。
8.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大学》中的教育观点。“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思是,大学之道,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用真情实意对待他人,在于使人的德行达到理想中最美好的境界。故本题选B。
9.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相关法律法规。《中国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一条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故本题选B。
10.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心理过程。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心理倾向性。故本题选C。
责任编辑:张欣
上一篇: 教师资格国考中小学教综笔试模拟题16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