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08-17 14:06 中国教师资格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1.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七条规定:“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一)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二)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三)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故本题选A。
2.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主要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等。其中,奉献社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中最高层次的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高目标指向。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都体现了奉献社会的精神。故本题选D。
3.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德育的内容。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律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故本题选D。
4.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期。小学生思维发展在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过程中会出现“飞跃”或“质变”。一般认为,这个关键年龄出现在小学四年级(约10—11岁)。故本题选B。
5.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强化。强化有正强化与负强化之分。正强化是呈现能提高反应概率的刺激的过程。有机体自发作出某种反应,得到正强化物,那么此类反应发生的概率增加。负强化是取消厌恶性刺激以提高反应概率的过程。题干中,成绩好给予物质奖励是呈现一个愉快刺激,使反应概率增加,属于正强化。故本题选A。
6.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具体运算阶段(7岁-11岁),这一阶段出现的标志是“守恒”概念的形成。此外,本阶段特点还包括:具有了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去自我中心,思维开始逐渐去集中化,出现了具体逻辑思维。故本题选C。
7.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主义。A选项,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B选项,需要是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C选项,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个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叫做动机。D选项,兴趣是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结合题干表述,故本题选C。
8.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自然实验。自然实验是在课堂环境中对教学进行时间比较长的考察。故本题选A。
9.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程的类型。活动课程又称儿童中心课程、经验课程,是为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活动为中心组织的课程。题干中以儿童兴趣和需要为基础,鼓励学生亲身体验动手“做”,体现了活动课程的概念与优点。故本题选D。
10.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德育的原则。德育工作要正面引导,说服教育,启发自觉,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在动力,培植其积极因素。故本题选A。
责任编辑:张欣
上一篇: 教师资格国考中小学教综笔试模拟题17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