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hteacher.net 2020-08-21 09:32 中国教师资格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13.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
——《后汉书》
译:人们都认为只有获取别人的东西才是收获,却不知道给予别人也是一种收获。
14.智者弃短取长,以致其功。
——《后汉书·王符传》
译:聪明人舍弃短处,发挥长处,以此来取得成功。
1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16.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三国志》
译:读书必须反复多次地读,这样才能明白书中所讲的意思。
17.君子立身,虽云百行,唯诚与孝,最为其首。
——《隋书·文帝纪》
译:君子在社会上立足成名,尽管需要修养的品行有很多方面,但只有诚和孝才是最重要的。
18.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旧唐书》
译:用铜作镜子,可以端正衣服和帽子;以历史作镜子,可以知道兴衰和更替;以人作镜子,可以明白得失。
19.成远算者不恤近怨,任大事者不顾细谨。
——《明史》
译:有长远打算的人不应为眼前的一点怨言而担忧,做大事的人不必顾及一些细微琐事。
20.明者见危于无形,智者见祸于未萌。
——《三国志》
译:明智的人在危险还没形成时就能预见到,智慧的人在灾祸还未发生时就会有所觉察。
21.义感君子,利动小人。
——《晋书》
译:道义可以感动君子,利益可以打动小人。
22.太刚则折,至察无徒。
——《晋书》
译:过于刚直就会折断,极其明察就没有门徒。
23.成败相因,理不常泰。
——《南史》
译:成功与失败互为因果关系,世事不会永远太平安宁。
24.以清白遗子孙,不亦厚乎。
——《南史》
译:把清清白白做人的品质留给后代子孙,不也是很厚重的一笔财富吗?
25.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增广贤文》
译:一句良善有益的话,能让听者即使在三冬严寒中也倍感温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恶毒语言,伤害别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会让人觉得寒冷。
26.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
——《增广贤文》
译:好事坏事都是自己做的,灾祸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来的。
27.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
——林逋《省心录》
译:知道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学习就是聪明的人,不好问又骄傲自满的人是可耻的。
28.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苏轼
译:广泛阅读,多了解古今中外的人和事,把其中好的部分牢牢记住;积累了大量的知识材料,到需要用时便可以很自如恰当地选择运用。
29.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陈廷焯
译:知识总是在运用时才让人感到太不够了,许多事情如果不亲身经历过就不知道它有多难。
30.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
——《醒世格言》
译:飞得慢的鸟儿提早起飞就会比别的鸟儿早飞入树林,不够聪明的人只要勤奋努力,就可以比别人早成材。
3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增广贤文》
译:勤奋是登上知识高峰的一条捷径,不怕吃苦才能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遨游。
32.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增广贤文》
译:学习要不断进取,不断努力,就像逆水行驶的小船,不努力向前,就只能向后退。
3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
译:事业或学业的成功在于奋发努力,勤勉进取。太贪玩,放松要求便会一事无成;做人行事,必须谨慎思考,考虑周详才会有所成就。任性、马虎、随便只会导致失败。
34.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
译:用心思考,用眼仔细看,有口多读,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读书。
责任编辑:郭爽
上一篇: 综合素质作文素材——文言类(1)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