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08-28 14:02 中国教师资格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1.【答案】A
【解析】儒家思孟学派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意思是:要广泛地多方面学习,详细地问,慎重地思考,明确地分辨,踏踏实实地实行。其重点在说明学习过程。故本题选A。
2.【答案】D
【解析】前摄抑制是指先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材料的记忆所产生的干扰作用;倒摄抑制是指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材料的记忆所产生的干扰作用。学习材料的中间部分记忆效果较差是因为受到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的双重干扰。故本题选D。
3.【答案】D
【解析】联觉是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的一种特殊表现,指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题干中,看到红、橙、黄色,让人感到温暖,属于联觉。故本题选D。
4.【答案】C
【解析】阿特金森把认为力求成功者的目的是获取成就,即通过各种活动努力提高自尊心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成功概率为50%的任务即中等难度的任务是他们最有可能选择的;而避免失败者则往往通过各种活动防止自尊心受伤害和产生心理烦恼,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故本题选C。
5.【答案】B
【解析】班杜拉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把学习分为参与性学习和替代性学习。其中,替代性学习也叫观察学习,即通过观察别人而进行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没有外显行为。题干中的儿童进行的就是观察学习。D选项是干扰项,观察学习才是班杜拉用的术语。故本题选B。
6.【答案】D
【解析】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题干中,家访可以了解学生家庭情况,更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防止5+2=0现象出现,体现了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故本题选D。
7.【答案】B
【解析】刺激泛化是对相似的刺激以同样的方式做出反应。题干中,小朱不敢玩任何水上游戏,是对相似刺激做出了同样的反应,体现的是泛化。故本题选B。
8.【答案】B
【解析】影响态度与品德形成的外部条件包括:家庭因素、学校教育、社会因素和同伴群体等。道德认知属于内部条件。故本题选B。
9.【答案】B
【解析】形成性评价主要用于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存在问题等,以便及时反馈和及时调整。它能及时了解阶段教学的结果和学生学习的进展情况、存在问题等,以便及时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工作。题干中,班主任和小明的谈话是为了让小明改进学习方法,促进成绩的提升,故而属于形成性评价。故本题选B。
10.【答案】A
【解析】赫尔巴特首次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即教学除了传授知识之外,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也提出了四段教学法,即明了、联想、系统、方法。故本题选A。
责任编辑:张欣
上一篇: 教师资格国考中小学教综笔试模拟题44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