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10-10 13:34 中国教师资格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论语》在对孔子的言行举止、生活习惯的记载中,表现了一个亲切感人的文化巨人形象。
B.《左传》记事的时间范围基本与《国语》相同。
C.“楚辞”是以具有楚国地方特色的乐调、语言而创作的诗赋,在形式上与北方诗歌有较明显的区别。
D.《离骚》反映了屈原对楚国黑暗腐朽政治的愤慨,和他热爱宗国愿为之效力却不可得的悲痛心情,也抒发了自己遭到不公平待遇的哀怨。
2.苦吟诗“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的作者是( )。
A.杜牧 B.许浑
C.贾岛 D.姚合
3.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人物是( )。
A.陈子昂和“初唐四杰” B.李白、杜甫
C.韩愈、柳宗元 D.白居易、元稹
4.“王杨卢骆当时体,不废江河万古流”,是( )评价“初唐四杰”的诗句。
A.韩愈 B.杜甫
C.苏轼 D.欧阳修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诗经》反映的是我国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初年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中期500年间的古代社会生活。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先秦时期称为“诗”,因其共收录了300篇,故又称为“诗三百”。
C.《诗经》分为“风”“雅”“颂”三大类。“风”有十五国风,大都是民间歌谣;“雅”分为大雅和小雅;“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D.由于《诗经》广泛反映了古代社会生活,富于写实精神,从而开创了我国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
6.《诗经》中写男青年对河边采集荇菜的一位女子的相思,想象着和她相爱的诗篇是 ( )。
A.《召南•摽有梅》 B.《郑风•褰裳》
C.《周南•关睢》 D.《邶风•静女》
7.《诗经》用作宗庙祭祀舞曲的是( )。
A.国风 B.小雅
C.大雅 D.颂
8.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孟子》主要记录了孟子的谈话,是孟子和其弟子共同著作的。
B.《史记》发中国传记文学之开端。
C.汉乐府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极高,它反映了广大人民的生活和爱僧,是从民间产生或受民间文化影响而产生的艺术硕果。
D.游子的羁旅情怀和思妇闺愁是两汉乐府诗的主要内容。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曹植对七言诗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B.建安七子中王粲的成就最大。
C.“三曹”指曹操、曹丕、曹植。
D.“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建安诗歌带有浓郁的悲剧色彩。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自然是陶渊明诗歌的总体艺术特征。
B.南朝民歌中的叙事长诗《西洲曲》和北朝民歌中的抒情长诗《木兰诗》分别代表着南北朝民歌的最高成就。
C.《木兰诗》成功塑造了一个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英雄少女形象,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里尤其可贵。
D.《五柳先生传》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清高洒脱、怡然自得、安贫乐道的隐士形象,因此五柳先生遂成为寄托中国古代士大夫理想的人物形象。
【参考答案】
责任编辑:张欣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