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10-12 14:15 中国教师资格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2.【参考答案】
(1)①在本案例中李老师只是重复机械地讲述某一知识点,没有利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没有加强教学内容的新颖性,最终导致教学效果差,学生对知识掌握不牢的结果。因此,李老师应改善教学方法,增强教学吸引力,注意教学的新颖性和启发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②在本案例中,李老师面对学生的错误,只是一味地进行责怪,最终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赞扬、奖励一般比批评惩罚更具激励作用,因此,李老师应改进教学评价方式,有效地运用表扬,但是对学生的表扬应适当,不可滥用。
③在本案例中,李老师对学生的责怪、批评是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兴趣的主要原因。因此,李老师可以利用教师期望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向学生传递对他的积极期望,把学生看作积极的,有强烈的成长动机的学习者,避免向学生传递他们一无是处的思想。
④在本案例中,该生面对多次讲述的知识点还会出错,说明其缺乏正确的学习策略。因此李老师应教授学生学习的策略,如帮助学生学会使用精加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等学习策略进行学习,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2)学习策略的训练原则有主体性原则、内化性原则、特定性原则、生成性原则、有效监控原则和个人效能感原则。
内化性原则是指在学习策略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不断实践各种学习策略,逐步将其内化成自己的学习策略,熟练掌握并达到自动化的水平,从而能够在新的情境中灵活应用。在本案例中,学生一直在一个知识点上重复的错,这说明学生没有理解该知识,没有将知识内化成自己的学习能力。因此,李老师应该帮助学生运用学习策略灵活掌握知识,发挥学习策略的效力。
特定性原则说明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因材施教,学习策略也应该适合学习目标和学习类型。在本案例中李老师将知识点反复讲了很多遍,学生还是一直出错,这说明李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遵循特定性原则。因此,老师在教学中应当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方法,帮助学生选择学习策略或改善对其学习不利的策略。
个人效能感原则是指学生在执行某任务时对自己胜任能力的判断和自信程度。在本案例中,李老师在学生出错时只是一味地责备学生,最终导致学生自信心下降,这说明李老师没有在教学中遵循个人效能感原则。因此李老师应该在教学中给学生一些机会,使学生感觉到学习策略的效力,进而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责任编辑:张欣
上一篇: 教师资格证中小学教综笔试主观题(43)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