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10-13 14:01 中国教师资格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规律(发展性规律)。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一直是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重要问题。如果教学过程中认为能力培养是最为重要的,称为形式教育论,但若认为知识传授最为重要称为实质教育论。故本题选A。
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将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其中,形式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最大的特点是已经摆脱了具体可感知事物对思维的束缚,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出现了抽象逻辑思维,能够根据逻辑推理、归纳或演绎的方式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更具逻辑性和系统性。儿童能发现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排开的水量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无关,说明儿童此时思维已经超越了对具体事物的依赖,能够运用抽象逻辑思维。故本题选D。
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苏联的巴班斯基在著作《教学过程最优化》中提出了“最优化”的理念。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条件下寻求合理的教学方案,使教师和学生花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获得最好的发展。选项A结构主义教学是布鲁纳提出的,选项B掌握教学是布鲁姆提出的,选项C发展性教学是赞科夫提出的。故本题选D。
4.【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身心发展的规律。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针对个别差异性的规律我们要因材施教,“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针对顺序性规律我们要循序渐进。针对不平衡性规律,我们要抓关键期。针对阶段性规律,我们要有针对性,不“一刀切,一锅煮”。针对互补性规律我们要扬长避短。故本题选A。
5.【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堂管理。课堂管理是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调控人际关系,和谐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学习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故本题选A。
6.【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师生关系的构成。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教学上的授受关系;(2)人格上的平等关系;(3)社会道德上的相互促进关系。故本题选D。
7.【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再造想象。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词的描述或图像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创造想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在头脑中独立地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学生在学习《望庐山瀑布》这首古诗时,头脑中呈现出诗句所描绘的相关形象,这属于再造现象。故本题选C。
8.【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教师劳动的创造性具体来讲,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因材施教;(2)教学方法上的不断更新;(3)对教材内容的处理和加工;(4)教师需要“教育机智”。题干中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反映了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还要尝试新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方法的变换或改革。即使是同样的教学内容,也要结合实际情况的变化以及教师自身认识的提高,在教学方法上不断调整、改进、出新,说明了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故本题选D。
9.【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人的身心发展阶段时期。人的身心发展一般分为以下阶段:乳儿期(0岁-1岁)、婴儿期(1岁-3岁)、幼儿期(3岁-6、7岁)、童年期(6、7岁—11-12岁)、少年期(11、12岁-14、15岁)、青年初期(14、15岁-18岁)。小学教育处于童年期;初中教育处于少年期;高中教育处于青年初期。故本题选B。
10.【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遗传素质的作用。遗传素质的作用如下:(1)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与可塑性。(2)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是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3)遗传素质的成熟机制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4)遗传素质仅为人的发展提供生理前提,而不能决定人的发展。故本题选D。
责任编辑:郭爽
上一篇: 教师资格证中小学教综笔试主观题(70)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