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10-14 14:22 中国教师资格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出自于( )。
A.《论语》 B.《孟子》
C.《大学》 D.《中庸》
2.古语,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说明( )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A.个体自觉性 B.个体遗传
C.个体发展环境 D.个体教育
3.皮亚杰认为儿童思维发展趋于成熟的标志是( )。
A.获得客体永久性概念 B.有符号功能思维
C.获得永恒概念 D.进入形式运算阶段
4.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突出了心理冲突是( )。
A.双趋冲突 B.双趋冲突
C.趋避冲突 D.双趋冲突
5.一线研究者与专门科学研究者进行协作,将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其研究结果用于教育实践,属于( )。
A.观察法 B.读书法
C.文献法 D.行动研究法
6.教育可以再生产人的劳动能力,可以增加劳动力价值,还可以改变人的劳动能力的性质和形态,使劳动能力具有专门性。通常来说,一个国家人口的受教育范围越广、受教育程度越高,国民的综合素质就越高,劳动生产率就越高。这一观点主要体现了( )。
A.教育的经济功能 B.教有的文化功能
C.教育的政治功能 D.教育的社会功能
7.( )为我国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基本教学语言文字。
A.地方方言 B.网络语言
C.汉语言文字 D.国际通行语言文字
8.每个学生的起始能力和要达到终点目标所需的中介能力是不同的,对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水平设计时应考虑的因素是( )。
A.学生的差异 B.课堂时间分配
C.应具有变通性 D.尽量多的学生参与
9.李老师规定从下学期开始,上一学期成绩进步最快的学生可以免除班级卫生义务。李老师的做法( )。
A.有利于激励学生 B.有违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位学生的原则
C.便于班级管理 D.有违因材施教的原则
10.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分辨勇敢和鲁莽、谦让和退缩,要求学生区别重力和压力、质量和重量等需要对刺激进行( )。
A.分化 B.消退
C.泛化 D.撤销
【参考答案】
责任编辑:张欣
上一篇: 教师资格国考中小学教综笔试模拟题72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