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10-15 14:16 中国教师资格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实验法。实验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通过条件控制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知识的方法。实习作业法是指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要求,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在课上或者课外从事一定的工作或操作,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教学方法。练习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巩固知识,培养各种技能和技巧的基本教学方法。谈话法,也叫问答法,是教师和学生相互交谈,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独立思考去获得新知识的教学方法。故本题选C。
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校风。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一旦形成往往代代相传,具有不易消散的特点。故本题选D。
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惩罚的注意事项。惩罚能控制不良行为,但惩罚本身并不能教会受人欢迎的行为或减少学生捣乱的欲望。在对学生行为进行惩罚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惩罚时教师的语气和态度非常重要,要表达出对学生的深切关心以及对其行为的遗憾。(2)惩罚要与学生的不良行为相联系,A选项符合题意。(3)惩罚时要让学生清楚这不是教师的报复行为,有些教师因自己的发怒对学生进行惩罚时,常常伴随着“我们走着瞧”之类的话语,将惩罚作为情绪发泄的方式,这就失去了惩罚的意义。(4)惩罚的最佳时机就是学生不良行为发生的时候,这样可以使学生更清楚惩罚与其行为的关系。故本题选A。
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关键期。关键期,是指一个时期,在这一时期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心理学的研究证明:2—3岁是学习口头言语和计数能力。所以2岁是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故本题选B。
5.【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普雷马克原理。普雷马克原理即用高频的活动作为低频活动的强化物,或者说用学生喜爱的活动去强化学生参与不喜爱的活动。如“你吃完这些青菜,就可以去玩。”故本题选A。
6.【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加涅的连锁学习。连锁学习指学习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刺激—反应动作,以形成一系列刺激—反应动作联结。题目中,广播体操动作的学习需要一系列刺激—反应动作,属于连锁学习。故本题选B。
7.【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师观。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根本变化,是教师角色转变过程中的一个飞跃与突破。教师作为学生的促进者,根本任务就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故本题选D。
8.【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习俗水平的特点。科尔伯格提出道德发展阶段论: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其中习俗水平包括寻求认可取向阶段和遵守法规取向阶段。处在遵守法规取向阶段的个体,认为评判一个行为是否道德,最重要的是看该行为是否遵守法律和社会习俗,因为它们对于维持社会有效运转非常重要。题干中,孩子认为如果人人违法偷东西的话,社会就会变得很混乱,即他认为应该遵守法律,属于习俗水平。故本题选B。
9.【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过程基本规律的教育性规律。赫尔巴特曾说“我想不到任何无教育的教学,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是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品德相结合规律的体现。故本题选C。
10.【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外活动的特点。课外活动的开展,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状况等来确定。活动规模的大小、活动时间的长短、活动内容的选择等都可以灵活掌握,没有固定模式,生动活泼,灵活多样。故本题选B。
责任编辑:张欣
上一篇: 教师资格国考中小学教综笔试模拟题83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