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国考中小学教综笔试模拟题84

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10-15 14:16 中国教师资格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实验法。实验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通过条件控制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知识的方法。实习作业法是指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要求,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在课上或者课外从事一定的工作或操作,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教学方法。练习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巩固知识,培养各种技能和技巧的基本教学方法。谈话法,也叫问答法,是教师和学生相互交谈,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独立思考去获得新知识的教学方法。故本题选C。

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校风。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一旦形成往往代代相传,具有不易消散的特点。故本题选D。

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惩罚的注意事项。惩罚能控制不良行为,但惩罚本身并不能教会受人欢迎的行为或减少学生捣乱的欲望。在对学生行为进行惩罚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惩罚时教师的语气和态度非常重要,要表达出对学生的深切关心以及对其行为的遗憾。(2)惩罚要与学生的不良行为相联系,A选项符合题意。(3)惩罚时要让学生清楚这不是教师的报复行为,有些教师因自己的发怒对学生进行惩罚时,常常伴随着“我们走着瞧”之类的话语,将惩罚作为情绪发泄的方式,这就失去了惩罚的意义。(4)惩罚的最佳时机就是学生不良行为发生的时候,这样可以使学生更清楚惩罚与其行为的关系。故本题选A。

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关键期。关键期,是指一个时期,在这一时期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心理学的研究证明:2—3岁是学习口头言语和计数能力。所以2岁是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故本题选B。

5.【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普雷马克原理。普雷马克原理即用高频的活动作为低频活动的强化物,或者说用学生喜爱的活动去强化学生参与不喜爱的活动。如“你吃完这些青菜,就可以去玩。”故本题选A。

6.【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加涅的连锁学习。连锁学习指学习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刺激—反应动作,以形成一系列刺激—反应动作联结。题目中,广播体操动作的学习需要一系列刺激—反应动作,属于连锁学习。故本题选B。

7.【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师观。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根本变化,是教师角色转变过程中的一个飞跃与突破。教师作为学生的促进者,根本任务就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故本题选D。

8.【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习俗水平的特点。科尔伯格提出道德发展阶段论: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其中习俗水平包括寻求认可取向阶段和遵守法规取向阶段。处在遵守法规取向阶段的个体,认为评判一个行为是否道德,最重要的是看该行为是否遵守法律和社会习俗,因为它们对于维持社会有效运转非常重要。题干中,孩子认为如果人人违法偷东西的话,社会就会变得很混乱,即他认为应该遵守法律,属于习俗水平。故本题选B。

9.【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过程基本规律的教育性规律。赫尔巴特曾说“我想不到任何无教育的教学,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是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品德相结合规律的体现。故本题选C。

10.【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外活动的特点。课外活动的开展,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状况等来确定。活动规模的大小、活动时间的长短、活动内容的选择等都可以灵活掌握,没有固定模式,生动活泼,灵活多样。故本题选B。

关注公众号

责任编辑:张欣

教师教育网 教育信息网 人事考试网

>>更多教师资格证国考相关信息/资料查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初中生齐某与同学方某有矛盾,齐某多次放学后拦截并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 )是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历程,是教师通过努力以下教学用语不符合现阶段教育理念的李老师为了贯彻素质教育的观念,在班级中组织了古诗词

精彩推荐

换一换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咨询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