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10-15 14:21 中国教师资格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功能。教育功能作用的方向,可分为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所以A选项正确。隐性功能指伴随显性教育功能所出现的非预期性的功能。教育的个体功能也称为教育的本体功能;教育的社会功能是教育的本体功能在社会结构中的衍生,是教育的派生功能,所以C选项正确。隐性功能可以是正向功能,也可以是负向功能。所以D选项正确。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的区分是相对的,一旦隐性的潜在功能被有意识地开发、利用,就可以转变成显性教育功能。故本题选B。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为普及性、基础性、强制性。故本题选C。
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行为朝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在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学习兴趣,是推动学习的重要动力。故本题选A。
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非言语暗示。非言语暗示是指由于一般问题行为大都是一些暂时性的干扰,教师在处理这些行为时,通常只需要运用简单的非言语线索进行暗示,就可以得到既制止问题行为,又不影响课堂教学进程的双重效果。题干中有两个学生正在交头接耳属于暂时性的干扰,可以采用此方法。故本题选B。
5.【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适当过度学习。达到恰能成诵之后还继续学习一段时间,称为过度学习,一般来说,学习程度以150%为佳。小王花了十分钟背下来,又读了五分钟,她的学习程度是150%,体现了适当过度学习。故本题选C。
6.【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处于掌握边缘的能力可以理解为一种潜力,意味着是学生“跳一跳,够得着”的距离,也就是最近发展区。A、D属于现有水平的能力,B是干扰项。故本题选C。
7.【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个别差异性。个别差异性是指个体之间的身心发展以及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之间,存在着发展程度和速度的不同。“聪明早慧”或“大器晚成”是指有的学生小时候就才华横溢,而有些学生到了毕业后或者年龄很大的时候才做出一番事业,表现了学生的个别差异性。故本题选B。
8.【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新课改的内容。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要“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其中国家课程是一级课程,地方课程是二级课程,学校课程是三级课程。故本题选A。
9.【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影响。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直接决定了教育的性质;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权;影响教育目的的制度、内容等。故本题选D。
10.【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的本体功能。按教育功能作用的对象,可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教育的个体功能也称为教育的本体功能,指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它由教育活动的内部结构特征所决定,发生于教育活动内部。故本题选D。
责任编辑:张欣
上一篇: 教师资格国考中小学教综笔试模拟题86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