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中小学笔试教学设计1

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10-21 14:29 中国教师资格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试题示例】

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

落花生

我们家的后园有半亩空地,母亲说:“让它荒着怪可惜的,你们那么爱吃花生,就开辟出来种花生吧。”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施肥,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

母亲说:“今晚我们过一个收获节,请你们父亲也来尝尝我们的落花生,好不好?”母亲把花生做成了好几样食品,还吩咐就在后园的茅草亭过这个节。

晚上天色不太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

父亲说:“你们爱吃花生么?”

我们争着答应:“爱!”

“谁能把花生的好处说出来?”

姐姐说:“花生的味儿美。”

哥哥说:“花生可以榨油。”

我说:“花生的价钱便宜,谁都可以买来吃,都喜欢吃。这就是它的好处。”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一样,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我们谈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0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析这篇课文的写作特点及教学价值。(10分)

(2)如何指导五年级学生学习文本,试拟定教学目标。(8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22分)

【参考答案】

(1)课文的写作特点:《落花生》是一篇叙事散文,描写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况,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赞美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

教学价值:教学价值是评价一堂课好坏的重要标准,本堂课的教学价值体现如下:首先,教学本文能让学生学习到语文基础知识,例如生字词的讲解,能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其次,本文的一大写作特色是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因此,本文的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引导学生对写作手法进行积累,从而提高其写作能力;最后,阅读课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进行审美体验,《落花生》这篇文章蕴含深刻的道理,因此,教学本文不仅能够引导学生体会含义深刻句子,也能帮助学生了解如何借助事物寄寓道理,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2)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会认、会写本文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理解父亲对花生的赞美。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分角色朗读、合作探究的方式,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理解文中“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合作、阅读和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由表及里地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质。

(3)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课件出示花生的图片,提问:为什么叫落花生呢?(学生自由回答)教师解题:花生又叫落花生,因为花生的花落了,子房柄就钻到土里长成花生荚,所以叫落花生。落花生不仅是农作物的名字,也是作者的笔名。作者为什么取这个笔名呢?带着这个问题,今天就让我们继续走进文中,走进许地山的童年时光。

【设计意图】采用创设情境的方法,营造和谐的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这样的设计,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以此为切入点,直接引出新课。达到“课未始,兴已浓”的效果。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解决字词

1.自主探究:学生自读,读通句子,对不懂的词句借助工具书或与同桌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2.检查反馈:教师检查学生掌握情况,引导学生理解字词含义。如:开辟——开拓扩展,文中指把原来荒着的地开垦出来。爱慕——喜欢羡慕;喜爱倾慕。

关注公众号

责任编辑:张欣

教师教育网 教育信息网 人事考试网

>>更多教师资格证国考相关信息/资料查看

儿童反复敲打桌子,在房间里跑来跑去,在椅子上摇来摇我国最早使用“教育”一词的适宜于冬季进行的科学教育活动从伦理学的角度看,幼儿教师要公正的对待幼儿首先下列关于个性的说法3、4岁幼儿看见小汽车或小凳子,就开着“车”当司机

精彩推荐

换一换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咨询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