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11-18 15:57 中国教师资格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陶冶法。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陶冶法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故本题选B。
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自我强化。自我强化是社会向个体传递某一行为标准,当个体的行为表现符合甚至超过这一标准时,他就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奖励。题干所述符合自我强化的概念。故本题选D。
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学习是指由经验引起的行为的相对持久的变化。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学习是指由经验引起的行为或倾向的相对持久的变化。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是指学习者在与环境交互作用过程中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学习本质的是人的自我实现。题干的说法符合建构主义的观点。故本题选B。
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道德两难故事法。科尔伯格提出道德发展阶段论,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最典型的就是“海因茨偷药”的故事,让儿童对道德两难问题做出判断。故本题选C。
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方法实施的步骤。当教师采用某种教学方法进行一节课的教学时,必须遵循一定的步骤才能达到某一目标。一般教学方法的实施都要具有五个步骤:引起动机、呈现教材、举例说明、归纳概括、布置作业。故本题选D。
6.【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著作《政治学》中。他认为教育应该是国家的,每一个公民都属于城邦,所有的人都应该受同样的教育。故本题选C。
7.【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新课改的课程结构特点。新课改的课程结构的特点有综合性、选择性和均衡性,故排除C选项。(1)综合性主要是通过开发和设置综合课程的方式体现出来,提出“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并“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2)课程结构的选择性是针对我国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和不同学生的差异而提出的。(3)课程结构的均衡性是指我国要培养的是德智体全面、和谐、均衡发展的“完整”的人。结合题干表述,新课改倡导分配课程的课时容量,课程内容设计德智体等方面,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体现了课程结构的均衡性。故本题选A。
8.【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记》的观点。“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也”出自《学记》,意思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扬学生的积极因素、克服其消极因素。故本题选B。
9.【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教师要与学生取得共同语言,使教育影响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需要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了解和研究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热爱尊重学生、提高自身素质、发扬教学民主等。故本题选C。
10.【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的规律。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双方具有本质的联系。在教学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掌握知识,使身心各方面得到发展;否定、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势必会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同时,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否定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必然会削弱教学的效果。结合题干表述,这句话强调了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引导作用,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才能促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故本题选C。
责任编辑:张欣
上一篇: 教师资格国考中小学教综笔试模拟题112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