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11-18 15:58 中国教师资格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结课的方法。活动结课是指教师采用讨论、实验、演示、竞赛等形式进行结课的方法。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分析、综合、对比等思维活动,印证所学。故本题选B。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劳动的创造性特点。教师劳动创造性的特点体现在:因材施教;教学方法上的不断更新;对教材内容的处理和加工,以及“教育机智”四个方面。“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因此,题干的这句话属于教师劳动的创造性的表现之一。故本题选B。
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晕轮效应。晕轮效应是指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对他的其他特征做相似判断。成语中的“爱屋及乌”“厌恶和尚,恨及袈裟”就是晕轮效应典型的体现。故本题选B。
4.【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遗传决定论。遗传决定论认为,人的心理发展是受先天不变的遗传素质所决定,人的智力和个性品质早已在生殖细胞的“基因”中被决定了,后天的环境与教育影响只能延缓或加速先天遗传素质的实现,但不能改变它。柏拉图的人分三等论、基督教的“原罪说”和中国古代的性善论、性恶论等都属于遗传决定论的观点。故本题选A。
5.【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态度中的情感迁移。态度中的情感迁移,指的是当人们把对某个对象的情感迁移到另一个与之相关的对象上时,会发生态度的改变。题干中是学生是将对老师的喜欢迁移到了老师的课堂上,并且产生了态度的改变,属于态度的情感迁移。故本题选A。
6.【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班级授课制缺点。班级授课制的不足之处:(1)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学生独立性与自主性受到限制;(2)过于强调教学过程的标准、同步、统一,难以完全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3)课堂成为学生生活的基本空间,学生的交往受到限制;(4)过于强调书本知识的学习,容易造成理论和实践的脱节,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锻炼和提高;(5)教学形式缺乏灵活性,某些情况下会割裂内容的整体性。结合班级授课的缺点,并无B项,相反班级授课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故本题选B。
7.【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元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是指学生对自己整个学习过程的有效监视及控制的策略。包含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调节策略。其中,调节策略是指在学习过程中根据对认知活动监视的结果,找出认知偏差,及时调整策略或修正目标。题干所述属于元认知策略中的调节策略。故本题选B。
8.【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需要层次理论。归属与爱的需要,也称社交需要,是指每个人都有被他人或群体接纳、爱护、关注、鼓励及支持的需要。它是更高一级的需要,包括被人爱与热爱他人、保持友谊、被团体接纳等。题干的学生追求的是社交需要。故本题选D。
9.【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家的思想。“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包括三个基本命题:“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及经验的改组与创造”“学校即社会”,要注意区分。故本题选B。
10.【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遗忘规律强调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最初遗忘速度很快,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逐渐下降。由此可以看出,遗忘是有规律的,即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趋势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并且到一定的程度就不再遗忘了。概括地说,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遗忘的材料是先多后少。所以BCD项正确,分散复习效果优于集中复习,A项表述有误。故本题选A。
责任编辑:张欣
上一篇: 教师资格国考中小学教综笔试模拟题113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